我国假冒产品总量1370亿 地方保护致屡禁不止 (图)
(博讯2004年12月19日)
在昨天召开的“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冯杰研究员透露,从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而保守估计,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
之所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
冯杰指出,现阶段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保护主义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增加税收、创造宽松发展环境为由,阻碍了跨省区的打假行动,不允许执法部门进行检查。(记者郭安)
食品饮料、化妆品伪劣产品比重较大 产品制假有西移趋势
在昨天召开的“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我国的集贸市场是假冒产品主要销售渠道,而食品饮料、农资、建材、化妆和洗涤用品所占假冒伪劣产品比重较大。
蒲长城表示,从制假售假主体及其行为上来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主体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其中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无证生产商贩所占比重最大,另外法人制假呈上升趋势。
最后他还分析,按照假冒伪劣产品生产、批发的集中度衡量,东部地区相对突出,目前一些产品制假出现西移的发展趋势。同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隐蔽、更具有组织性,假冒产品市场出现新趋势。(记者郭安)
相关图表:
质检总局上半年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质2亿多元 新华社发
来源:新京报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北京破获一起假冒亚洲最大纸制品企业商标案件 :假冒名牌从中国大陆涌向世界 中国生产假冒产品祸及全球 中国假冒商品困扰国际厂商 关注“领导假冒农民”与“农民假冒领导” “中国左派反战声明”涉嫌假冒他人签名 郑贻春:假冒伪劣害中国 校园纪事: 从木须人造肉到假冒MD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