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美式旋风吹向中国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 转载)
来源:凤凰网博客 博主:台湾《旺报》
(博讯 boxun.com)
美國派出華裔駱家輝先生赴中國擔任大使,我們無從得知美國此舉實際的政策考量為何,但從駱家輝啟程前往大陸的那一刻開始,無論是他自己親手拿行李,隨和的在機場喝咖啡,乃至赴大連出席「達沃斯論壇」,到北京民工子弟小學參訪,他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這個效應不知是否在美國意料之中,但絕對是在大陸政府的意料之外。
長久以來,美國在大陸的教育體系中,是萬惡的西方敵對勢力代表,幾乎所有事務冠上了美國就會變質,例如美式民主,代表的是想要瓦解中國的虛偽,放蕩、恃強凌弱及虛榮奢侈。這樣一個「腐敗墮落」的美國印象,卻被駱家輝平民作為,摧毀殆盡!
美官員平民風格
或許,許多台灣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大陸人要盯著駱家輝?其實大陸社會對美國是很糾結的,一方面羨慕美國富庶、自由的環境,一方面基於民族主義的教育,仇恨美國對中國崛起可能的各種破壞,所以 10年前911事件時,大陸人目睹新聞畫面是歡欣鼓舞的;大陸人艷羨美式民主,但又害怕美式民主在「素質欠佳」的中國實行會造成混亂,甚或產生一個中國的希特勒。
今年是911事件10周年,在大陸的網路上、媒體上、人們交談的內容已不見當年落井下石的欣喜,取而代之的是對當年無知仇恨的自省,而當美國決定派出華裔駱家輝出使中國時,有不少大陸人認為,同屬中華民族的他必定會對中國很友善,直到駱家輝強調他是「美國人」,身為「美國官員」將忠於美國國家利益。大陸人失望了!
當駱家輝搭機卻坐經濟艙時,大陸人困惑了,身為世界強國的美國,其官員竟然沒有坐頭等艙,沒有大批隨行人員服務,反觀中國的「三公消費」(因公出國、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高達上兆人民幣,而人民卻監督無門。當央視記者芮成鋼在專訪駱家輝前,意有所指的問他搭乘經濟艙是否因為美國欠了中國很多錢,大陸許多人不再像過去因為可以買美國債而興奮,反而質疑大陸政府借錢給美國怎麼人民都不知道?
眼看著民間不斷的關注、追捧著駱家輝,中共喉舌《光明日報》、《環球時報》先後發表社論,先說駱家輝的舉動是有著新殖民主義的陰謀,又說駱家輝坐經濟艙、中國外交官也是坐經濟艙,中國人民應該大氣一點,不要別有居心的關注駱家輝。或許這樣的招數對部分人仍然有效,但絕非是百分之百有效,因為這兩篇文章一出,引起更大的民怨是,「中國官員怎麼不見賢思齊降低三公消費?」,甚至在微博上出現「這樣的新殖民主義我不介意」的聲音!
不鋪張公款消費
短短10年,大陸言論仍舊不自由、上網仍受限制,但隨著經濟成長,大陸出國的人多了、外企帶來的各種訊息多了,網民藉互聯網的發達與交流,得知更多外界的真相,一如幾年前還時常聽到大陸民眾喊打喊殺的武統台灣,現在則是希望大陸也能像台灣一樣,有民主自由、有尊嚴的生活。
對於美國、西方世界,大陸人也開始了新的思考與認知,美國人收入這麼高,但物價卻比中國低;美國這麼強大,但官員卻恪守法治、不做鋪張公款消費。甚至有些人會想,身為華裔的駱家輝可以當選州長、出使中國,但北京卻拆遷了外地民工的私辦子女小學,北京、上海等地戶口的取得仍難如登天,美國真的是如此「萬惡」嗎?
大陸從10年前看到911事件高喊美國人死得好,到今天深刻反思,懂得從小處反思中國的政府體制,包括對台灣在民主、人權、乃至文化發展的肯定,即便台北市的建築物在陸客嘴裡是陳舊的,但懂得理解其中的價值,懂得拒絕被情緒性的民族主義沖昏頭,我想,這個進步比起經濟飛速成長的成就,更值得台灣人用一種新思維、新眼光看待,因為這些進步是在強大控制力下,一種出於人性本能、企圖追求更自由、更有尊嚴生活的無可壓抑、遏制的強大力量,這才是讓中國徹底改革的社會能量!
(作者為旅居北京的台灣資深媒體人、作家)
本文来源:凤凰网
(博讯 boxun.com) 5198231818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