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领导人上课 揭密中南海讲堂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7月14日 转载)
来源:旺报
中南海是中共领导集体居住的地方,里面有一处称为「怀仁堂」的传统建筑,每隔1、2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都会群聚于此,像学生一样,听课、作笔记。这里没有上课铃,更没有班长喊起立,只有中共总书记一句「开始吧」,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在怀仁堂一启动就是11个年头。
《解放日报》报导称,至今已有100多名讲师在怀仁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高层官员前,面授机宜80多堂课。
上课的「课桌」由一圈圈同心椭圆形的桌子构成。听讲人数约有50多位。「学生」按由外向里、由后到前的顺序,依次坐着各部委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坐在最内圈的前头,讲课专家在其对面。
上课时间约两小时,讲师按照既定计画各讲40分钟,之后30分钟用于讨论和提问,最后由总书记总结发言,再宣布学习结束。
曾担任中南海讲师的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回忆,10年前,他搭着一辆黑色轿车,跟着警卫引导,缓缓驶进中南海西门。他抵达中南海怀仁堂一个不算大的会议室。随后,领导官员陆续进场。
时任大陆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走进会场,老远就招手示意,甚至向当时只有39岁的周叶中连声喊「老师好」。走近后,温家宝紧握着周叶中的手说:「我们今天来听你的课,都是你的学生」。
周叶中说,原订计画讲两个小时,讨论一会儿,下午4点半结束。但这堂课后来因讨论得很深入,课程被延长到下午5点多。
他观察,「高层官员听得非常认真,不时做笔记。课讲完后,就有关问题还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深入讨论。胡锦涛在课后发表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谈学习的重要性」。
时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陈雪薇也回忆,官员看问题的角度非常实在。在他们眼中,没有敏感话题,也没什么禁区,谈的多是热点,讨论非常热烈。
中南海的课程表涉猎面极广,其中经济、法律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热点话题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共中央领导人集体学习传统由来已久。1980年代中期就已有雏型,当时称为「中南海法制讲座」,但非长期性举行。江泽民时期,开始形成中央领导集体学习法律的惯例。直到2002年底,胡锦涛把领导人的集体学习传统予以制度化。至此,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习正式确立。
本文来源:旺报
(博讯 boxun.com) 21919205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