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受到很大打击 李克强损失惨重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10月21日 转载)
来源: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
中国进入了政治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在10月24日~27日之间举行,这是一场在预计中国领导层会大批换届的明年秋季十九大召开前一年举行的政治活动,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到了存在竞争关系的一把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二把手中国国务总理李克强之间的较量上。特别是,今年两人围绕经济政策频繁传出不和传闻,更是引起了世间的关注。
任何王朝都曾有过权力斗争。唐朝后期翰林院学士和宦官之间曾出现过激烈斗争,当时翰林院位于宫廷南部,宦官位于宫廷北部,因此两者之间的斗争又被称为“南院与北院之争”。然而,在1000多年后的21世纪,中国再次出现了“南北院之争”的说法。
事情可以追溯到今年5月初。5月9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特别的采访内容,其标题为《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非常引人注目。这篇文章按照《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权威人士作答的形式构成,但并未提到具体“权威人士”的身份。事实上,这并非“权威人士”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登场,每当中国共产党有消息想要传达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权威人士”。

�但习近平毫不留情的反腐运动已经导致江泽民势力最终从自己的支持势力中流失。曾为江泽民提供强大武力支持的徐才厚和郭伯雄等前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一概因为腐败问题落马,现在还有传闻称,曾经相当于江泽民军内秘书的贾廷安也已遭到调查。愤怒的江泽民势力不仅已经不再支持习近平,而且还对习举起了“反旗”。
江泽民势力自然会选择站到与习近平对抗的李克强一方,与李的支持势力共产主义青年团拉近距离。官僚阶层也更加倾向于李克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没有官员喜欢目前这个已经持续了四年如履薄冰的“严打政治格局”。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执政10年间只有68名公职人员自杀,而在习近平执政后的短短四年内,自杀的公职人员数量已经达到120多人。因为中国有个“人死后不再调查追究腐败”的不成文规定。
因此获得强大底气的李克强进入今年以来不断强势发声。他在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了大量自己的观点,并将从今年年初开始出现的呼吁赋予习近平“核心”地位的运动压了下去。因此,在李克强进行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坐在主席台上的习近平始终没有鼓掌,脸上一直保持着冷漠表情。
但习近平不可能对此按兵不动。李克强的支持力量——共青团在今年5月被习近平严厉指责“未能发挥应有职能”之后变成了众矢之的,不仅受到中央纪委的监察,预算也比前一年削减了一半。另外,共青团属下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也停止招录新生,人员大幅萎缩。曾一度被视为习近平接班人、共青团出身的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目前也只能低调度日。
习近平也受到了很大打击。今年年初第一个主张拥护习近平为“核心”的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在9月中旬意外落马。他被列为习近平浙江出身部下的“之江新军”的一员,曾被视为明年晋升政治局委员的有力人选,因此其落马颇为令人震惊。特别是,这是习近平上台以来身边亲信首次落马,更是令人倍感冲击。

�最近辽宁省政治圈被搬上了台面。今年3月省委书记王珉因涉嫌腐败遭到肃清后,辽宁省人大代表选举又爆出拉票贿选问题,导致数百名代表被剥夺了资格。王珉是共青团出身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亲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曾从2004年起在辽宁省担任过3年省委书记,在辽宁省打下了深厚根基。因此可以说,这一次是李克强势力遭到了打击。
如上所述,中国秋季的政局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混战。外界对于这场混战结果提出众多预测,堪称两个极端。首先,有预测认为习近平可能难以连任总书记一职,因为江泽民势力与共青团打算合力推举“懂经济的”李克强担任新的总书记。相反,另有预测认为李克强无法连任总理,将在明年遭到更换,甚至有人具体谈到下届总理候选人名单,认为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或刘鹤可能会取代李克强的位置。

�人们普遍关注,这次六中全会上能否显露出这种巨大变化的端倪。一般来说,中国的政治攻击都会从对方的外围势力下手,逐渐向内收拢。因此,究竟哪一方面的势力损失更大,需要密切观察。迄今为止,李克强方面的损失相对较大。但是,黄兴国落马事件说明,看似坚不可摧的习近平势力也并非完全无懈可击。无论结果如何,变化都将不可避免。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绝对是不变的真理。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261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