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山东大学被轰「扯皮条」
(博讯北京时间2019年7月12日 转载)

山东大学一份学伴配对公示结果。(网络图片)
大学生参加Buddy Scheme,帮助新入学的国际学生融入学校本是常见的事情,不过,日前内地山东大学的Buddy Scheme(山东大学称为「学伴项目」)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日前有网民上网曝料称,该学校专门为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有网民直斥这是为留学生「拉皮条」(即扯皮条、做马伕)。
不过,山东大学就大喊冤枉,称学校并无「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的规定,并称此事遭到「恶意曲解」。
7月6日,有网民在微博发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
文章称,在项目的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强调为外国留学生配备三名异性学伴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反感。有网民在微博中评论称,「真搞不懂,把那些未谙人事甚至可能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小女生,介绍给外国男性留学生当学伴,究竟意欲何为?」更有网民直斥,这就是为留学生「拉皮条」。
不过,根据《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山东大学指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举行的活动,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全部为自由报名,并非为单独为国际学生寻找学伴。
「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开始施行
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就曾发表《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
2016年10月29日,山东大学研究生会官网上公开发布关于招募留学生「学伴」的通知,通知显示,学伴的学生须具备「有较高的英语或日语、韩语、俄语等外语水准」 。
山东大学交换留学生「学伴」报名表显示,报名参加的学生除填写姓名、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之外,还需填写饮食禁忌、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伴的学生可以自由填写「希望学伴的性别」。

山东大学2018年学伴活动现场。(网络图片)
而媒体在山东大学官网查询发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官网发布的《公布2018「学伴」成组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Party的通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资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有媒体指,中国学生中,女生确实比较多。
山东大学:网民恶意曲解
针对质疑声,曾担任2016年山东大学「学伴」招募的负责人7月11日表示,「一对一」、「一对三」是网友恶意曲解。他介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不存在一个留学生跟三名女生」配比。
他还说,「学伴」施行后,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回馈也比较好。」
不过,对于此次事件,有网民指,学校宣传导向有问题。也有网民分析指出,山东大学可能是出于提高国际学生比例考虑,招收大量留学生,但留学生汉语能力不足,遇到各类问题难以处理,因此学校动用大量学生志愿者(学伴)来帮助解决问题。把留学生比例提高到一对三,可能是考虑到学生们积极性以后会下降。这实际上是把学校管理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
(澎湃新闻)
(博讯 boxun.com) 4621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