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从叁门峡到潘岳的环保听证 请看博讯热点:环境破坏与污染
(博讯2004年8月15日)
2003年渭河洪灾的时候,颇惦念了一阵子--那里原本是我的家乡。直到今年年初,□遇到了国内一个亲戚,知道了一点消息。这个亲戚就住在灾区中心,他是住在城市,算比较幸运。不过,据说附近的郊县淹没了两个,虽然了有政府救济,没有出现人身伤亡,但当地农民的财产损失还是比较大。这位亲戚是个老实厚道人,提到当地政府在城里支起大锅救济灾民,还是不乏感激之辞。不过,要是他知道这渭河的洪灾并非天灾,而是由於上个世纪某位伟人的决策失误造成的『人祸』,不知他做何感想? (博讯 boxun.com)
渭河流域地属关中平原,自古是富庶之地,『八水绕长安,千年古帝京』的西安,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为了实现『黄河清』的梦想,上马叁门峡大坝,要拦截黄河泥沙,结果,滚滚黄沙不仅淤塞了叁门峡,还倒灌回上游,将滋养这关中大地的渭河又弄成了地上河,自此渭河流域灾害连年不断。当年号称『陕西白菜心』的渭南地区,如今成了重灾区。自然,这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有关,决策失误,任何国家都在所难免。况且,事异时易,中共政府如今也承认了?蟀拥氖螅芩闶怯辛烁鼋?待。
前几日从网上得到消息,消息称,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自8月9日开始实行。今後,所有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都要经过环保听证,听取老百姓的意见。
这则消息,勾起了心理的这点陈谷子烂芝麻。当年的叁门峡大坝,不正是对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工程之一麽?如果当初修建之时能够有一点环保听证,听一点老百姓的意见,结果将会如何?
老家就在西安郊区。至今还记得,当年反对大坝的声音不是没有,从普通老百姓到陕西省地方的官员,都对叁门峡的上马颇有微辞。大坝所在地需要移民,不少世代生活在富庶的渭南地区的农民,为被迁到贫瘠的渭北而叫苦连天;陕西地方上下也因为失去这块『白菜心』而心痛不已。不过由於『服从革命大局需要』,无人敢於反应而已。唯一敢於公开反对叁门峡工程的着名水利学家黄万里先生,也因此而打成了右派,含冤几十年□□就连这点消息,我还是读了赵诚先生的大作《长河孤旅》□得以知晓的。
自然要骚到痒处。老百姓或许不如革命领袖目光长远,对於自身的利益,却是再清楚不过。公共工程是好是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果能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富庶的渭南平原,将会为今日中国的富强做出多大贡献?北京漂亮的古城墙会不会被拆毁?八百里洞庭湖会不会变成今日模样?『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淮河会不会变成今天的臭水河……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希望潘岳先生的环保听证,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張清:從三門峽到潘岳的環保聽證 郑雍:潘岳——乱世愚忠的现代版 钟文:这只“狗儿”有点悲——也说潘岳 易水:激进主义的哀嚎——评《别了,潘岳》 夫差:別了,潘岳 滇客:民主人士的毛泽东思维——再驳艾利斯批潘岳 王舟:潘岳的“环保指标”如何“考核官员”? 肖基:潘岳还是退而结网的好 艾利斯:環保不能成為民主的阻力--再批潘岳 艾楚:别拿潘岳太当回事 望舟:潘岳的“绿色GDP”能成为推动民主的契机么? 滇言:答某些民主人士的利令智昏——有感於對潘岳建議的批判 余水:潘岳--一个现代狼来了的版本 余水:潘岳——一个现代狼来了的版本 艾劉斯:潘岳不要用錯了自己的影響力 權言:潘岳文章抬昇『科學發展觀』,但綠色發展仍遙不可及 肖知:潘岳的『綠色GDP』有用麼? 肖知:潘岳的『綠色GDP』有用麼? 房德林:中国需要再筑长城——有感于潘岳、成龙的“3·27绿色中国筑长城”活动 潘岳:政府要制定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环保合法权利 艾劉斯:潘岳帶領學生築長城的真意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陈邈:潘岳论环境显现大陆经济模式深层危机 环保总局潘岳加大查处环境违法案力度 求实:潘岳终于露面了 东方曼:潘岳遭遇“非典型政治暗礁” 传中国大陆体改办副主任潘岳遭软禁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