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余事件 程晓农何清涟评论 请看博讯热点:农民、民工问题
(博讯2005年9月16日)
在中国宁夏发生的一个事件是,因为工头拖欠工资拒付,农民工一气之下杀死了包括工头在内的4个人,被判死刑。可是民间舆论中不乏对他持同情态度的人。有学者指出,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缺乏解决这些冲突的正常途径等深层问题。
(博讯 boxun.com)
27岁的甘肃农民工王斌余在宁夏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工头拖欠他5千元人民币工资长达5个月。他曾经为此要求劳动部门和法院帮助解决,都没有结果。在他亲自前去催钱时,只得到50块钱的承诺,还受到了工头和他亲戚的殴打和辱骂。
王斌余在极端愤怒和绝望的情况下,举刀杀死了四个人,扎伤一个人。虽然王斌余因此被判处了死刑,但是他的案子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命运和基本人权的更多关注。
*压迫者换成了党官*
《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就是所谓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走过了一轮以后,体现了它真正的本色,也就是它并不是共产党所说的帮助穷人翻身。名义上先把他们解放,实际上接着又产生了对社会中低阶层的剥夺,把他们置于一种新的压迫之下,只是过去被共产党称为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人现在换成了共产党干部自己。
*近代以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对立*
程晓农说,现在中国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社会对立和社会冲突。象王斌余这样的案子,还有前年胡文海状告村干部贪污受打压,一气之下杀死20多个人这类事件反映了仇恨心态下出现的极端。
程晓农:“当然这种行为本身都是违法的,但是这种行为背后反映出一种心态,就是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活着,满心充满仇恨,以至于最后不在乎任何法律道德伦理,那么再进一步看就涉及到一个很深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现在道德伦理的底线已经完全被冲破了。”
*当权者和底层百姓道德底线失守*
但是程晓农说,更进一步来看,现在中国不光是底层苦难的百姓没有道德观念,当权者也同样没有道德观念。
他说:“这是钱币的两面,为政者不再遵守伦理道德底线,就不能指望这个社会底层受压制的老百姓会默默地承受各种苦难来遵守这么一个不要伤害他人的伦理道德底线。”
*社会仇恨爆发易走极端*
旅美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说,现在已经到了中国矛盾的高发期。王斌余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何清涟:“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越大,社会公正越少,导致的社会仇恨也就越大,这种社会仇恨有时可以通过别的途径释放,比如抗议、游行和其它各种方式。但是在中国,恰好这种方式也没有。先是农民工一直忍受,直到他无法忍受了,一爆发就特别容易走这种极端,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何清涟认为,实现这种局面的逐步改观要等到中国政治制度有所改变,并解决中国近代以来历次改革中都忽视的问题,也就是人的权利。何清涟说,中国未来政治改革诉求应该放在提高中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上来。
VOA记者: 伊蓝
华盛顿
2005年9月15日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抛弃王斌余是亵渎社会正义—与法学家们商榷/姚笠 顾昀:王斌余案将我们撕裂成了两半 槟郎:王斌余,我把你写成诗 驳斥南方都市报:就王斌余案戳穿帮闲们的丑恶嘴脸 新华网:谁该为“王斌余悲剧”的发生负责?(图)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王斌余,还有后来人/青松 王斌余为什么采取极端行为——回答新京报 该不该免王斌余一死?法学专家回应四焦点问题(图) 由王斌余讨薪杀人案窥中国农民工讨薪维权的坚难性 历史会记住这个卑微的杀人犯——农民工王斌余 陈永苗:农民工王斌余快死了,烟草大王褚时健还活着 南方都市报暧昧:努力使王斌余案件看上去不是阶级矛盾所导致的 王斌余案:法律专家们怎么不站出来?/云淡水暖 包工头应对王斌余惨案负根本责任/姚笠 王斌余杀人案:暴力不该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毛泽东可救王斌余(奇文) 涌现更多的王斌余,社会才可能和谐 横眉:枪毙了王斌余,就是枪毙了共产党! 王斌余案背后的黑手/万生 刘路:王斌余,你就是国殇 王斌余案:精英论调当止,枪下留人为要 王斌余,我把你写成诗(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