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陈一舟:城管不是猫,小贩不是老鼠
(博讯2006年8月29日)
陳一舟(山東評論家 歐洲導報社轉發供稿 原載國風網歐洲導報版http://www.guofeng.info)
8月26日夜晚10點,北京海澱花園路城管分隊隊員趴在視窗張望,一看見一名騎車男子靠近,趕緊把所有辦公室的電燈全部熄滅。原來這個男子是附近無照小販雇用的“探子”,他每天負責盯到城管下班然後給小販通風報信。據城管隊員介紹,他們最近發現經過幾次對夜間大排檔攤販的打擊後,攤販專門等城管隊員下了班以後才出攤,而那名騎車男子就是“探子”,每晚10點就會來到駐地附近,一直等隊員離開他才走。於是城管“將計就計”,騙過了“探子”。(《京華時報》8月28日)
(博讯 boxun.com)
城管是什麼?是城市管理的執法者。小販是什麼?一群為了生計而奔波、擺小攤賺小利的市井小民。城管管理小販,使之規範守法;小販接受城管管理,自覺保持文明有序——這原本是一種和諧的、理性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但切入現實,我們卻不能不承認,城管與小販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像是“貓和老鼠”的關係,日益“水火不容”。
這則新聞就是一個例證。試想,報導所描述的這一幕鏡頭,與幼兒童話裏“貓捉老鼠”的故事何其相似——老鼠悄然從老鼠洞裏探出頭來,觀察躺在外面的貓是否睡熟了,準備出來覓食;而貓,則假裝沉睡,等到老鼠被迷惑跑出來時,貓猛撲而上將老鼠滅于利爪之下。貓和老鼠的“鬥智鬥勇”自然是浪漫主義的想像,貓捉老鼠是一種本能,老鼠害怕貓也是一種天性。
然而,城管管理小販卻不是“貓捉老鼠”。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販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畏懼于城管?顯然,這種局面的形成,大多與城管不良的執法方式密切相關——對於占道經營、破壞城市秩序的小攤販,執法方式過於簡單粗暴,不是驅趕就是罰沒,缺乏人性化,有的甚至會動用“城管暴力”。管理方的不文明和不理性,導致了被管理者的“恐懼”之心日漸滋生。
城管不是貓,小販也不是老鼠。如果代表著文明和正義的城市執法者,讓小販一見就像老鼠那樣“瘋狂逃避”,現代文明環境中的城市管理執法行動“演變”成動物間弱肉強食、相生相剋的“追逐遊戲”,這絕對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必須要儘快引起公共管理者的反思。
(新聞鏈結:http://news.163.com/06/0828/03/2PJ5NO7N00011229.html)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魏文彪:“打造現代化城管隊伍”還須強化“軟體”建設
陈一舟:“城管打城管”引发“群体情绪盲动”
彭兴庭:对“城管打城管”一些猜想
陈一舟:“城管被泼油”与群体性盲动
城管打死修车的业主该怎么定罪?
(图)
城管队挑战依法行政
北京首个黑社会组织覆灭 保护伞是城管队长和警察
深圳市城管遭街道城管扒裤续:3名当事人被停职
四川巴中:学生伸张正义惨遭迫害 近万怒民反抗城管暴行
深圳城管队员遭街道办城管当街扒裤示众
(图)
粗暴捣毁了赈灾募捐点 深圳城管:我就是土匪﹗
湖北荆门城管殴打孤老激民变
“全副武装”能换来城管秩序吗?
(图)
城管执法时商贩遭人围殴 大学生拍照被追打
(图)
北京千余城管街头突查“非法出版物”
够狠!揭露城管黑幕:铁锤打人逼吃烟灰
(图)
4月28日晚杭州艮山中学门口110城管和群众的重大冲突
成都记者龙泉采访遭城管执法人员毒打掐脖
上海市民被殴致死追踪:城管迫于压力出面道歉
上海市民与城管发生纠纷 遭殴打致脑死亡
(图)
深圳市城管抢劫网吧纪实
(图)
合肥城管怒砸女大学生摊点!
山东莒南城管又施暴行!!!
安徽孕妇遭城管野蛮执法导致流产
武汉大学正门:多人被城管打伤,两人命危
(图)
如此城管!国法何在?花农人身受侵害
武汉市黄陂区城管局如此执法
王桂英:无法无天的无锡城管打死了我丈夫
山东莒南城管有辱党和政府形象
银川城管暴力执法 无人解决
福建省永春县金城管理区畲族数百名职工申诉书
城管打人事件论:执法者打人与包庇打人者
西安一老人劝架招致玻璃店被城管执法人员乱砸
(图)
石家庄有城管队员灭绝人性 执法车拖著孕妇飞跑
瓜贩拒绝交罚款 城管人员扒人裤子没商量
“占道费”没及时交 一城管摔昏街头擦鞋女
重庆城管执法车当众碾死个体户 怒吼声中扬长而去
宁夏灵武“城管”好威风 野蛮执法致一死几伤 (暴力抗“法”的根源)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