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官场:近七成民众不知其名仍能当省长/张建
(博讯2006年12月20日)
对于一个近七成民众不知其姓名的人,仍然能够当省长,并且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来自民众的质疑和阻碍,这除了在中国是司空见惯之外,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民选国家中,实属难得一见的希罕事,这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官场特色。
具媒体报道,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了全国首个针对省市长公众支持度的实验性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无法正确说出省长姓名。
当问及所在省市的负责人姓名时,调查所及六省市,六个省长的平均“知名度”为30.9%;六市长的平均知名度为44.3%,这意味着,近七成受访者无法正确说出省长姓名;五成多受访者无法正确说出市长姓名。 (博讯 boxun.com)
这种现象在中国应该具有普遍性,不会仅仅是这六个省长,而对于各部部长来说,其知名度应该更低,试想,有多少农民知道农业部长是谁?
如此低的知名度的人都可以做省长,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官员和普通民众相脱离的现实。也说明中国官员的自行其是和广大普通民众在政治权力上的全面缺失。
近七成民众不知其姓名,都能当省长,并且还能维持一个省的正常运转,在其他国家应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中国应该是很正常的。
造成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官员具有绝对权力和普通民众基本权力的极端弱化。
首先,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前任指定制和下级官员的上级任命制,让民众无从了解这些官员(省长)姓名、人格和德行等等。这种官员任命的体制,是非常有害的,直接形成了官员只对上级负责,而忽视普通民众的恶劣工作作风。
其次,这种官员之间环环相扣,上下利用的形式,形成了大小官员之间的利益链,在利益相关的前提下,形成一种更加强化了的,对普通民众进行统治链条。当然也由此产生了众多的欺上压下的恶劣事件。
第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中国普通民众的政治权力极端弱化,事实上,中国的普通民众,除了农民可以选举村长之外,对于其他任何大小官员的任职、去留,都没有任何作用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官员和中国普通民众的尴尬。一方面,官员要“代表”人民,要“为人民服务”;而另一方面,民众又不知道官员姓甚名谁。这如何“代表”、又怎样“服务”?
进行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实行积极行政官员的全民普选,才是克服这种尴尬局面的良方妙药,才能避免这种七成民众不知其姓名的人都能当省长的“中国特色政治”。
_(博讯记者:张建) [博讯首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庞忠甲:中国特色“受控权力制衡”方案/庞忠甲 “中国特色”的制度悖论——论上访/牟传珩 牟传珩:“中国特色”的上访制度悖论 林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刘晓波: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之弊端 又创中国特色:当欠条/万生 何清莲:外国人染上“中国特色”之后 10万群众泪送英雄刑警与背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恐怖分子陆续行动(三)/老戚 中国特色恐怖分子陆续行动(二)/老戚 中国特色的恐怖分子陆续行动1/老戚 有感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哥 妖魔化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易大旗:中国特色的“政治广告学” 死缓——中国特色的刀下留人 何清涟: 外国人染上“中国特色”之后 何清莲:外国人染上“中国特色”之后 任不寐:师涛案与中国特色的法西斯主义 任不寐:师涛案与中国特色的法西斯主义 中国特色的快餐选举:有谁见过人大代表候选人? 《百姓》杂志:中国特色的假鼓掌 “改革开放”制造的中国特色的将军 70%假冒商品来自中国,假冒伪劣成"中国特色” 关于举办中国特色艾滋病日活动的公告 百姓杂志:中国特色的“土记者” 温家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胡锦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为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局集体学习 胡锦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湘灵:中国特色:由政府财政列支的「NGO」 有中国特色的婚礼 台湾:北京构思中国特色的瘫痪战 彩票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造假 周建和:中国特色的劳教 野夫:深具中国特色的五十万艾滋病感染者之制造过程 有中国特色的四等公民制度 李越君: 遭遇中国特色的遣返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