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剛:孔子的從政觀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4月19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孔子的從政觀 (博讯 boxun.com)
● 耿志剛(山東詩人、散文作家 歐洲導報社張英編輯原創來稿供海外首發)
孔子不僅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由於時代所限,他的從政觀自然也被打上了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烙印。剔除這些瑕疵,其從政觀對我們今人也有一些可值借鑒之處。
◆ 一、德以服眾
在《論語》之第二篇 《為政篇》中,記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在這裏,孔子用天上星辰環繞北極星的例子,說明德以服眾的道理。在《憲問》中,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以馬喻人,闡述了德的重要。在《裏仁》中,孔子還有“德不孤,必有鄰”的論述,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二、身正正人
在《顏淵》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時,孔子答道:“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子路》中,孔子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兩段話,閃耀著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光輝。
◆ 三、直言無邪
在《學而》中,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對那種花言巧語、阿諛諂媚的小人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在《為政》中,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對團結與原則的關係作了富有哲理的對比分析。
◆ 四、舉賢用賢
用人的標準是為政者的必修課。當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時,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意思是說,把正直的人提拔起來,放在邪惡的人之上,百姓便服從你;如果把邪惡的人提拔起來,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便不服從你。在《顏淵》中,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五、有過能改
在《衛靈公》中,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在《學而》中,孔子曰:“過則勿憚改。”這兩段話,明確指出了有過能改是為政者的美德。◇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耿志剛:領導幹部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 耿志剛:為政力戒“二十打” 耿志剛:三百吹竽手的責任等五則 耿志剛:不可“養蟲為患”、受魚與失祿等五則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