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到“六四”:历史验证了什么?——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读纪/李清平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10日 转载)
“五.四”已经过去90年了,近期有不少所谓的反思文章及活动开展。因为那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新文化启蒙运动。而“六.四”一幌也过去20年了,忆起或谈论这种话题的却寥寥无几。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因为“六.四”是现代中国反对贪污腐败的一次巨大“政治风波”。这两场“骚动”都以青年学生发起,最后都以流血而告终。
中国几千年的铁律:反贪官可以,反皇帝则不行;要自由可以,要民主则不行;发发牢骚可以,要示威则不行。在专制土壤深厚的中国,民主之树是难以成活的。这也许是这两个历史片段本身所要验证的结论罢?!
然而也有人不识时务地重提“六.四”旧事,重揭这块并未痊愈的伤疤。那就是,近有我的同窗好友蔡铮将其十年前的自传《一个解放军的1989》付诸出版(明镜出版社),使读者得以重温那段令中国人尴尬的历史。 (博讯 boxun.com)
虽然记忆之痕早已淡去,但那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片断。读者可以看到,在这部书中早已没有当年国际国内政治的喧嚣, 也没有个人的或阶级的恩怨情仇。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兼解放军战士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一段生命经历的忠实追述。可以说没有半点“甑(真)事隐”的文学创作意向。正象作者声明的那样“活着”未必真实,那需要经过“验证”;同样,“历史”也未必真实,那也需要经过“验证”!
而我,作为这部书作者最亲密的学友之一,可以向天下之人民作证:当我先于所有的读者看完初稿时,我即已验证了这部书所有内容的真实与作者心灵的纯洁与高尚。
蔡铮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湖北黄安一个贫瘠的乡村。这是一片中国人都知道的英雄故土。中学时代的他即已表现出异常的聪颖和智慧以及勇敢。1981年成为全乡镇唯一考上大学的学子。1984年大学毕业,他没有接受国家的工作分配,只身背着一袋文学著作浪迹于天涯。一年后以农民身份参军入伍,成为一航空学院的地勤兵。1989年5月同本人尚在大学就读的胞弟一同前往天安门见证那场伟大的反贪运动。因盘缠耗尽,胞弟提前返校,而蔡则继续呆在北京大学同乡那里,直到6.4日那天,于是发生了书中首章描述的那段故事。
蔡那时和我及胞弟一样,并不知道有什么“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也不明白“高自联”“工自联”是一些什么东西,只是被一股热情和好奇所驱,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反贪”人流。结果荣幸地见证了那段历史,并成为那段历史的一部份。事后,蔡被部队软禁一年后谴送回湖北红安原籍。好在乡亲父老反倒将他当作英雄凯旋般地接待。在故土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历了一段如诗的爱情,也经历了父亲故去的彻骨伤痛。之后他考上研究生专心研究中国近代史达三年之久。毕业后转至北京图书馆工作,不久考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去年,他还为湖北黄冈政府大面积毁林事件多次致函国务院和湖北省及黄冈地区政府,同时在网络发表大量文章,大声疾呼保护国家地表林生态,停止砍伐天然林,其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尚不减当年。
如今,蔡同我一样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常常在给我的电话中叹息:“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是的,我们这代人生于激情似火的年代,成年于改革大潮汹涌的时代。我们的生命注定和祖国和人民的荣辱联系在一起,也注定要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我们都为这种能够充分验证历史和生命的烙印而自豪。
90年过去了,中国的帝制和封建消失了吗?
20年也过去了,中国的贪污腐败好转了吗?
…….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思想来验证以上两个问题。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如此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六四、七四/戴耀廷 五四.六四.十一與國民教育/呂潔 狮城纪念五四联系现实:直面中国当代历史 彭小明:九十年后说五四 21世纪:中国还有“五四精神”吗?/章立凡 “五四”的激烈背后藏着什么?/傅国涌 “德先生”何时姓中?纪念引发中国启蒙的五四运动 陈维健:五四运动被共产党绑架的运动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的科学和教育/韩毓海 五四最大的败笔——党国体制/基甸恩典 每个愤青其实都是五四爱国青年/庞震 中国的未来真的属于我们的吗?——写在五四青年节/纪超 五四是中国现代意识的起点/李怡 五四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沙健孙/沙健孙 张旭东:只有五四才能帮助中国在全球化中找到方向 歐陽五﹕「五四精神」的溫和走向 五四知恥,五五執著 /馬家輝 纪念“五四”,最不该忘的是蔡元培/航亿苇 21世纪:中国还有“五四精神”吗? 奇闻:90年后,竟然有更多人因五四而受害 中国大学生五四报告会玩手机、睡大觉(图) 中国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图) 访民趁五四涌上京申冤,宾馆天台撒传单 纪念五四90周年:胡锦涛等9常委集体亮相 (图) 五四运动90周年 中共纪念大会淡化两先生 九十年一觉五四梦 五四青年节半天假被指再成一纸空文 九十年的变与不变,五四的希望与失望/冯崇义、杨恒均 「五四」民主與科學夢未圓,90年任務未竟,精神不存? 国力提升改革动力减低,国民心态与五四背驰 胡锦涛赴中国农大与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 (图) “五四”民主与科学梦未圆,90年任务未竟精神不存? 五四中的自制与暴力:“抵制日货”是弱者武器 五四90咛年仍缺民主与科学: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 五四运动90年反思遇罗克事件:中国何时走向民主宪政 全球纪念六四网络大会五四正式开始 北大是这样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