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六四一别二十年,相聚何有期
请看博讯热点:
六四
(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17日
转载
)
来源:明报
我在戒严令颁布后,曾有几次与香港学生代表林耀强、李兰菊交往。大概是5月24日左右,我和吾尔开希在北京饭店与林耀强、李兰菊初次相识。那天,林耀强和李兰菊是代表香港大学生向北京大学生通报香港市民及大学生声援北京学运的情。
(博讯 boxun.com)
林耀强,年龄比我小一些,个子较高,人清瘦,白白净净,说话有条理,人亦冷静。李兰菊,年龄好像和我差不多,和柴玲差不多高,也偏瘦,漂亮。他们俩见吾尔开希和我时,脸上略显疲倦。林耀强告诉我们,他们刚从广场回来不久。原来他们整晚都和坚守广场的同学们在一起。
那天和林耀强、李兰菊的交流,记忆中谈及的就是运动将如何结束,广场上已显混乱的局面如何控制并改善,还有香港市民捐赠的大批帐篷如何分发等。林耀强、李兰菊分析问题的理性、处理事务的条理,令我敬佩。他们的理性分析,表明他们和他们代表的香港同学,不仅用行动积极参与民运,而且还以理性的思维影响学运。
他们讲述了广场上日日夜夜的体验,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切感受。也是在那一天,因为大家聊得多、谈得久,林耀强提议就在北京饭店吃个便餐。这顿便餐,四菜一汤,吃饭者8至10人,谁想到就在我们埋头填肚的时候,远处会有监视的摄录机。这一幕后来就成了那个著名说法的画面:画面是模糊的一桌人吃饭(毕竟不是公开的拍摄,只能偷拍,因而模糊),画外音是:广场上的同学在绝食,而吾尔开希们却在大吃大喝!可不知出于何故,那画面上的日期----5月24日,却没有被删走。问题是,广场上的绝食抗议是5月13日开始,19日结束,5月24日的广场上没有一个人绝食,喉舌的声音就是公然造假。
话说回来,不要说林耀强、李兰菊不能完全理解当时的形势,就是我这样从一开始就积极投身运动的人,虽然知道其时需要理性的力量来影响运动的走向,可是,这毕竟是一场自发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这片已经40年不允许民自主参政的土地里,如何将一场自发运动转化为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政治行动,实际上难于登天。正如我们当时一致认为的:我们努力了,我们坚持了,我们做了,只能这样。
林耀强、李兰菊们一直在努力,直到5月底或者6月初(时间久了,记不清楚日期),他们又找我,那次林耀强和我谈到如何将有影响力的学运积极分子(我从不认为这场自发的爱国民主运动有什?学运领袖)召集在一起,认真研究形势,真正制订可行的运动方案,以保证运动和平结束的问题。但谁会想到,仅仅几天后,坦克和机枪给这场历时近两月,涉及大部分中国人的爱国民主运动一个血腥的答案!
去年,我有机会踏足香港,终于和林耀强见面。两个近20年没见面的朋友拥抱,20年了,无辜的冤魂还没有可以安息的墓地,刽子手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真相还没有大白于天下,人们追求宪政制度的努力还在遭受强力压制……而林耀强和我的相见,只一句“头发已经白了”,就把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追求公理和正义的艰辛努力,道尽了。
李兰菊在美国,虽有几次电话联络,但20年没见过这位干练、利落的女生了。她现在生活得好吗?几年前她曾回到香港,也曾给我打来电话,说想过境来看看我,但她终于没能入境,我们已20年没见面了。
我们何时才能见面?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像刘晓波博士那样,不怕囚禁,和平推动中国走向宪政自由,我们这些老朋友就一定会在中国土地上拥抱、握手……
注:作者为21名被通缉学运领袖之一,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刑3年,现于内地生活;文章经编辑删节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中共平反“六四”之日不会太远了
崔卫平:为什么要谈“六•四”?—“2009•北京•六四民主运动研讨会”论文
徐友渔:从1989到2009—中国20年思想演进(“2009•北京•六四民主运动研讨会”论文)
曼德:我为何签署六四20周年宣告《得胜报》采访二
“六四”中的平凡人物/思道
对我震撼很大,至今记忆犹新——六四回忆
吴倩:我为何签署六四20周年宣告《得胜报》采访一
六四回忆/李加(中国博士留学生)
王蒙平谷刁窝闲居 六四已是过眼烟云
还六四“暴徒”一个光荣的历史定位
还六四"暴徒"一个光荣的历史定位/焉然
历史不应忘记:记六四暴徒高鸿卫/荆方
六四心结/万生
张前进:基督徒有责任和义务为六四发出声音
(图)
「五四」和「六四」的分別/梅天
刘梦溪:六四冷漠症的澳洲后遗症
从“五四”到“六四”:历史验证了什么?
一九六四年晏福生独臂渡珠江/曹蔚如
从“五四”到“六四”:历史验证了什么?——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读纪/李清平
北京研讨会探讨六四影响,基本未受当局骚扰
北京•六四民主运动研讨会简报
(图)
六四领袖柴玲起诉纪录片天安门,王丹封从德支持柴玲
鲍彤之子爆内幕:李鹏赵紫阳权斗乃六四溅血主因
李鹏赵紫阳权斗 六四溅血主因
“2009•北京•六四民主运动研讨会”简报
(图)
“六四”前夕,伤残者齐志勇过了半自由的生日(视频)
(图)
华西都市报出现纪念“六四”
郑存柱:国内网站巧妙纪念六四
(图)
对话基金会:六四期间遭监禁的30多人仍在狱中
“六四”问题应当是非常清楚了
六四伤残者齐志勇在病房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视频)
(图)
‘纪念六四致胡公开信’第一批签名者名单
六四网络大会第二次会议17日晚举行
六四情怀今何在
绝密文件:动员10万大学生监控高校 防六四20周年动乱
封丛德《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5月13日於香港出版
六四20周年 学运领袖出书详述出逃过程
(图)
我們的六四,他們的故事/陳潤芝
六四期间张鉴康律师被强制旅游
邓丽君演唱“家在山的那一边”声援六四学运
抗争腐败政府强征暴敛而被软迫害的冤案冤魂不亚于六四法论功所受迫害人数的总和
丁子霖:老革命“六四”失爱妻
【六四国殇】蔡子强:人民不会忘记
中国之春记者: 荷兰民运界六四致胡锦涛的公开信
【血的见证】刘淑琴的证词(“六四”遇难者彭军的母亲)
【六四说画】天安门大屠杀的图片证据
(图)
一名六四被处决者的家庭悲剧
丁子霖、蒋培坤:六四失踪者的命运-纪念六四惨案14周年
【六四挽歌】图雅: 我读史--有如在黑夜中走过巨大的刑场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三)
【六四因果】当年“六四”事件与当今腐败泛滥之间的因果关系
【六四见证】香港《文汇报》北京采访组:屠城四十八小时实录
【六四血债】寻访「六.四」受难者实录(十一)
【六四血债】寻访「六.四」受难者实录(十三)
【六四母亲】 ·丁子霖· 致读者——《苍雨》代序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四)
【六四史实】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二)
【六四史实】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大事记 (一)
【六四见证】八九年戒严部队军官访谈录
【六四传单】 全体静坐抗议学生告全体公民书
【六四血债】寻访「六.四」受难者实录(十二)血字碑
【六四血债】寻访「六.四」受难者实录(十四)
【六四血债】寻访「六.四」受难者实录(十五)
【六四屠城】《明报月刊》报道:腥风血雨的时刻——军队镇压民运过程纪要
【六四见证】 我们好好活着回来作证—香港学生的血泪见闻(1989年6月)
【六四见证】一封戒严部队士兵的信
【六四回忆】我想呼喊你们大家的名字
【六四对照】“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三周年祭
【六四见证】 关于六四之夜的回忆
【六四英雄】谁是王维林?
【六四英雄】王维林去了哪里
【毋忘六四】华叔:向陈婆婆致敬!
补充通知:六四是中国民运清明节,逝者要奠,活人要救!
【六四】天安门大屠杀的责任不容推诿或转嫁
[永远的记忆---六四之歌]马连环:日历
六四真相另一章
六四: 怕它再向人民施暴
纪念六四政治笑话集
“六四”坦克碾人真象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