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松原舞弊只是“个案”/王石川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6月14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松原市官方回应高考大规模舞弊事件称,共查出违纪考生33人,都按照规定对考生进行了严肃处理。高考结束前,公安机关相继破获相关案件14起,控制犯罪嫌疑人34人,收缴窃听、窃照、无线语音发射装置683套。当地宣传官员说,这个事件是“个案”(6月13日《新京报》)。
(博讯 boxun.com)
一场被教育部称为“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十分恶劣”的集体舞弊事件,仿佛就要以“庆功”的方式收场了——破获了这么多起,抓了这么多人,收缴了这么多战利品。
“大事化小”,这是我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松原市否认存在“买场”可能,松原市招生办主任张大军强调,抢卷子只是突发事件。而调查组也认为,抢试卷、教师向学生兜售高考作弊器等等仅是“个案”,考场秩序总体来说还是“好的”。松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褚春彦说得更是干净利索,“不能因为个案的发生,就说松原市的高考整体那么混乱。”褚春彦还指责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很多地方失实”。
实在雷人。即便按照调查组的调查结果看,违纪考生33人,利用作弊器材传送高考答案的案件14起,控制犯罪嫌疑人34人……也实在算不了只是“ 个案”,如果说这是个案,那么多大程度的作弊才不是个案?是不是“全军覆没”才不是个案?日前,新华社刊文称,松原高考舞弊已不仅仅是考生的个体行为,而是表现出了群体化和产业化特征,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与高考管理关系密切的个别教育工作者也已陷入其中。如果说舞弊已成产业化、群体化、有组织化和明目张胆化,这样的集体舞弊仍只是个案,那么看来该给集体舞弊重新定义了。
尤让人颇感不平的是,该调查结果指向的只是学生和两名老师,又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众所周知,在舞弊利益链条中,学生只是一环,老师也只是一环,还有其他重要的环节。比如,权力的介入。以“买场”为例,据报道,某“买场”成功的家长向人炫耀道:“你要没有人,都看不到这单子(指提前知道的考场考生姓名、监考老师姓名等等)。”本为机密的名单何以被买走?这足以说明,买场背后必有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介入。在前些年,松原曾曝出集体舞弊案,后来,有39人被处分,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4人,监考老师27人。以之参照,可以判断的是,舞弊的老师和考生只是桌面上的乱纪者,背后汹涌的必是握有权柄者。
有媒体总结道,过去三年松原以省级优秀学生资格保送大学的,竟然全部出自官员家庭。生态如此,以至于当地老百姓感叹:“一等公民有钱有势,让孩子走保送,绕过门槛上名校。二等公民有钱有人,为孩子弄替考,费点资金保重点。三等公民有钱有路,给孩子买题抄,付出心血进本科。四等公民啥都没有,靠孩子真本事,战战兢兢落孙山。”从中我们足以看出松原高考乱象何其异化、扭曲和严重!
松原舞弊的最终真相是什么?是否就此以当地政府打击作弊的功绩陈述戛然而止?恐怕很难。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高考改革 不能损害教育公平/侯金亮 高考加分 方便衙内/侯志川 李泓冰:高考舞弊,动摇国本 刘逸明:高考舞弊是治不好的牛皮癣 “高考降温”折射底层人固化危机/陈一舟 拿什么来拯救“沦陷”的高考 刚写的09北京高考作文--隐形的翅膀 放弃高考,仍是高风险低成功率的选择 弊案迭出是对高考制度的反面提醒/童大焕 2009高考新变化 高考试题为什么是可预测的 杨亚军:高考改革要有利于中学的教学实践 我们需要怎样的高考改革? /熊丙奇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保障公民公平享有受教育权的建议书 宁夏只因一把手陈建国,近千山东高考移民无人敢问 秋风:高考应当去国家化 高考应该多样化、市场化/严永欣 从“第十名现象”看“高考状元”炒作 刘蔚:唤醒国人之74—不参与高考、买房、炒股等活动才好 高考舞弊乱象 需拿高官问责/马涤明 我亲身经历的安徽砀山中学高考集体作弊 高考腐败与加分政策无关/岳建国 我身边的高考腐败 吉林松原2名女教师高考前卖作弊器材被捕 怪怪的 台湾人看 大陆高考的口号 84萬人放棄高考 大學質量成疑 1020万考生今日将参加高考 实拍考场内外 (图) 防高考作弊 上海考场周围设电磁环境监测 教育部就09年高考发出五项禁令和三条温馨提示 教育部否认高考人数减少缘自就业压力 大学教授:这是万人放弃高考的真正原因 (图) 南京大学教授:高考加分是一种特权 高考加分是一种特权/景凯旋 广东省高院承诺近日公布电白高考舞弊案调查结果(图) 新疆警察借高考敛财150万判无期 张清扬:新疆警察借高考敛财150万判无期 北京高考全程录像将保存半年 北大“跨国高考移民”疑云 留学生招生“门槛低”? 举报:河南周口淮阳县的高考严重违纪及舞弊情况 541名学生放弃高考,扇了谁的耳光? 高考作文非要把人人逼成假把式的哲学家 报料黑幕:广东今年高考成绩可能错得骇人听闻 黄钟:中国高考批判 质疑高考的公平性:为何北京地区录取线那样低?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