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问题官员的假问责、真复出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月19日 转载)
“为什么被免不到3个月就可以复出,还能升迁至副市长?”1月16日,华声论坛一位网友对最近当选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副市长的刘丽提出了质疑。据网帖爆料,2008年12月,时任七台河市新兴区委副书记、区长的刘丽因一起煤矿安全事故被免职。次年2月,刘丽便复出任职七台河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和市政建设工程管理处主任。 七台河市委组织部昨日回应称,免职后复出正常不过,免职并不等于撤职。
(博讯 boxun.com)
据各地调查报导,近几年来被问责的问题官员发现几乎100%的复出,有的还异地提拔使用,有的从一个金窝窝跳入另一个金窝窝,有的失去了美差,又找到了肥缺,问题官员问责免职如同带薪休假,轰隆隆下去,静悄悄复活,有声落地,无声上位,高举轻放,升职依然。落马官员如此演绎着出事问责,复出升职的潜规则。而民众大都或不知、或困惑、或愤怒、或难过、或感叹、或无可奈何。
问题官员的问责与复出可谓颇具中国特色!所以有人无奈讥讽为带薪休假!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被问责官员一年大限一到,便纷纷复出,或升迁,或它调,一切又是周而复始。----部分被免后复出官员;
【多名因三鹿事件受处官员复出】2008年9月22日,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李长江因三鹿牌奶粉事件引咎辞职。2009年12月,有媒体曝光李长江复出,担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同样因三鹿牌奶粉事件被免职的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被媒体发现出现在2011年河北省党代会现场。
【广州海事法院原院长免职2个月后复出】2009年12月30日,广东省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议上,广州海事法院原院长罗国华被任命为省政协副秘书长。罗国华曾因出国“豪华游”被曝光,于2009年10月15日被免职,距此次复出仅仅过去2个月。
【宜黄事件被免书记县长均复出】2010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凤冈镇发生拆迁自焚事件,3人被烧成重伤,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7天,抚州市委对8名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其中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邱建国、苏建国被立案调查,但是此后一直未见有调查结论公布。2011年12月2日,媒体披露宜黄县前县长苏建国复出,出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随后,宜黄县原县委书记邱建国也被曝出任抚州金巢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中国官场很讲究人脉,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对于制度性的集体腐败,人人都贪腐,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怎么惩治?再者,目前中国处于深刻的转折和动荡期,群体事件多发,灾祸连连,政府信誉顿失。在这种危机时刻,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上下同心一致对外,以图稳定。而稳定的重中之重必然就是官场的稳定。一个集合体和一个利益集团,它们彼此间有斗争,但又有共同的利益,关键时候为了自保保他只能相互妥协,整体抱团,所谓包容性(包容性增长)恐怕也有此含义在里面。有人认为问责应接受监督。但在现行体制下,接受谁的监督?是上级?人大?抑或是人民?谁有权力监督各级领导?官员任免和复出都是上级决定的,人大也属党和政府的,官官相护又是官场通行的规则,普通人民更是无法监督。
因此,不可能存在真的问责。假问责、真复出,应付舆论,忽悠民意,就不可避免。这是制度问题,制度使然,而非问责本身。要从根本上解决问责不公,问责不力,只有问责于党和政府。
为什么允许这些腐败现象存在呢?政权危机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要维护党的统治,怎么办呢?纵容腐败!给当官的好处,在超常享受到腐败的实惠后,他们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跟党走。由此看来官场腐败也好,官官相护也罢,都在当局的允许值范围之内。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假”问责的根本原因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为官者无论是初任、问责还是复出,其流程都应是透明的、有据可循当与民意相符,由民意做主,由民意依法定程序来决定。民意是正当制度的最终体现,也是一切规定法则的精神指归。只有还权于民,才能避免官官相护的骄纵和恣意;才能防止问责官员官场不倒、待遇不减、级别不变、或异地升迁的荒唐剧的不断上演。但在专制的中国,民意永远不会得到尊重,任何流程也不会透明,而中国官员的问责与复出的“特色”将不会中断,只会继续下去!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51688618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