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岳飞屈死风波亭之新解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4月26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岳飞者,山西定襄人也。起自于金县,发愤于西南,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战无不捷,黑恶闻风丧胆。尝驻扎钟村,军中缺粮,将士宁饿亦绝不扰民,金所籍兵因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绍兴九年(1139年),飞闻宋金和议将成,乃上书直言“胡人不可信,普世不可恃”,秦相衔之。和议成后,高宗下令大赦,于文武群臣皆大加爵赏。诏书三下,而飞三拒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之爵赏,曰:“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 (博讯 boxun.com)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撕毁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飞挥军挺进中原,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收复颍昌、蔡州、陈州、郑州、河南府、汝州等十余州郡(中原之地基本被岳家军所复),金军全军军心动摇,兀术准备连夜从开封撤逃。飞顾众将而言曰:“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尔!”胡人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其时,有汉奸秀士上书曰:岳飞屡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颇不合程序;尤其破“铁浮图”、“拐子马”时,令士卒挖地洞以藏身,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专劈马足,令国家形象与法度大损,让人不禁有“靖康”重演之感;胡人占我国土,总有某些东西是无从改变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也许只能对此采取容忍的态度;况且收复失地与歌舞升平有着内在紧张,过于重视收复,未免偏于一端,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受到减损。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齐声鼓噪,言飞杀戳过多,有违普世价值。于是,朝廷要求岳飞必须反思,认真吸取教训,并喻飞不再兼任西南路宣抚使一职,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措置班师”。飞愤慨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家军班师时,中原父老兄弟拦道恸哭。飞为护中原父老,扬言明日即渡河追击,金兀术被迫连夜弃城北窜。其时,又有一无耻书生拍马追兀术而谏曰:“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可立功于外者。”兀术因整军回开封,不费吹灰之力,重占中原之地。
岳飞回京,即陷入秦桧、张俊等布置的罗网。绍兴十一年(1141年),遭诬告“涉嫌谋杀国际友人”,被关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万俟卨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金兀术致信秦桧曰:“岳飞乃大金最畏惧之人,必杀之而后可和。”飞入狱,天下皆冤之,京城三月大雪,神人共哀。韩世忠者,军中正义之士也,曾当面质问秦相,秦桧支吾其词曰:其事莫须有,但空穴不来风,无风不起浪;岳飞一案,证明了我南宋王朝以法治国的决心,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
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临死前,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飞既死,胡人东侵即无障碍,南宋中兴之势从此荡然无存,只能偏安于一隅一时,不及40年,即沦亡于胡人铁蹄之下。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8319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