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宪政热 /木然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7月29日 来稿)
作者:木然
宪政由四个基本维度构成,一是通过权力分立与制衡达致限政,二是通过落实公民权利实现限政,三是宪法保障限政,四是民主捍卫宪政。中国有宪法而无宪政,其原因四维不张。中国梦,宪政梦,梦之难。不过,只要宪政梦成为国人的内在追求,总会有实现的场所。微博就是实现宪政的场所之一,它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对权力实行了限政。
宪政是理性的宪政。理性是宪政的前提,也是宪政的基本构件,西方那些启蒙思想家主张用人性代替神性,用理性代替兽性,并给理性以特殊的地位。马克思说那些思想家是头顶着地,就是指他们用理性创造了一个宪政民主社会。只有理性才让人认识到自我,才能超越自我的非理性,才能使非理性处在理性的控制之下。一个愤怒的人,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但由愤怒的人组成的社会,却不是一个诗化的社会。同理,由愤怒的人组成的微博网民社会,也不是一个充满政治浪漫主义情怀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偏见、焦躁狂暴的虚拟社会。只有理性的网民才会指向一个良性动态和谐的具有宪政特点的虚拟的"微"社会,这一方面要限制网民的非理性言论,防止语言暴政,另一方面避免权力因网民的非理性言论而随意介入,或因网民的不良个案使权力对网络进行妖魔化宣传有了正当理由。
宪政是自由的宪政。宪政是对自由的保障,微博是自由的拓展,微博的自由是思想上而非行为上的自由,这主要包括:良心自由、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良心自由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前提,没有良心自由,没有良心自由的规制,言论自由就会超越其边界,微博就会语言暴力、诽谤造谣、言论暴政、出口成脏的场所。没有良心自由,思想自由就变成政治谎言的机器、权力的传声筒。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只有受到良心自由的导引和限制,才会展示言论与思想的魅力和活力。微博的言论是自由的,微博自由必然产生多元的思想、多元的价值、多元的意见。微博自由催生了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老左派、共识派等,这些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微博的言论自由为权力划分了不可侵犯的边界,成了权力触须无限生长的权利剃刀,也划定了意识形态一统思想世界的休止符。
宪政是平等的宪政。宪政的预设是人性恶的,每一个人都有恶的潜能,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的言论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垄断言论自由的权力,谁也没有垄断言论真理的权力,每一个人的言论自由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和意义,伟人也是人,政党组织也是由人构成,也具有和普通人同等的权利。那种因为伟人或者超凡魅力的领袖就可以垄断真理的权力是对人类的误导,是对人类尊严的蔑视和大不敬,是在给人"洗脑",其目的是引导人类通往思想的奴役之路。人的尊严取决于言论的平等尊严,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尊严是思想的平等尊严,尊重言论自由,就是尊重平等的言论自由。微博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并不是建立在对微博网民的强制基础上的,而是网民的自觉认同、平等选择。微博使所有人都处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了一个虚拟的言论平等世界。
宪政是民主的宪政。宪政是民主的,民主的权力受到限制才使宪政更加稳固,因为民主的权力也会滥用,民主的权力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思想家卢梭说过,人性是美好的,是坏的制度把人性变坏了,只要寻求到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就会还本就美好的人性,只是卢梭的浪漫主义政治情怀使得他选择了日内瓦的小国民主,没有选择大国民主。微博是民主的,每一个人在微博上都有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发动投票权和投票权,一个小小的鼠标,就是一个表决器。微博是大国的,因为网民已经超过了五亿。微博是虚拟的大国,其民主也是虚拟的民主,其投票是对事情的投票,是对政策的表决,而不是对人的选举与选择。但对具体意见和措施的投票却具有惊人的能量,甚至一个承载140字的微博也会,影响中国,甚至捍动世界。如果不对微博的民主力量进行宪政约束,不用宪政的理念对民主进行规导,也会导致微博民主的多数人意见暴政。
宪政是宽容的宪政。宽容是宪政内生的伟大美德,也是宪政的底线美德,这是因为宪政为人划的是底线,其美德也就必然具有底线性。在微博上,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的权利是宽容的最好表达和诠释。微博在政治言论上是宽容的,容得下尖锐的批评,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和异见,不把不同的异见或政见当成异端,只把不同的异见和异端当成真理闪烁的光辉不同的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微博在宗教言论上是宽容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不同于他人的信仰,不把不同的信仰视为互相歧视的对象。微博在思想上是宽容的,任何思想,除了反人类的思想外,都有存在的价值。思想并不代表真理,但真理会在不同思想交锋时展现出耀眼的光芒。微博言论的宽容,使权力失去了任意伸展的理由。
宪政是法治的宪政。微博的言论是法治的。从一般的现代意义上说,宪政的就是法治的,法治的就是宪政的,自由与法治具有同质性,法治的不一定是民主的,而宪政的则是民主的。自由与法治不可分,自由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微博的言论自由必然要求法治来保障,没有法治的保障,微博的言论自由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使言论自由变成言论暴政的自由,乱用言论自由的自由,会超越法治的界限,侵犯他人的隐私,以正义名义破坏私人领域,从而对他人的人心和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微博世界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宪政是启蒙的结果。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宪政是人类政治智慧的总结,也是思想家启蒙的结果,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宪政的启蒙花费上千年的时间,而宪政之梦的实现,则是几百年的时间。中国的启蒙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在五四时期达到高峰,其后则是命运乖戾,一波三折。在网络的时代,宪政启蒙就进入了加速度的启蒙时代,几百年几十年的启蒙可以通过几天完成,甚至可以通过一个微博就能完成。如果说以往的启蒙主要是知识精英向普通草根传输和运送的过程,微博启蒙则是知识精英与草根互动的过程,一改草根被动启蒙的局面。微博的启蒙是平等的启蒙,草根以其特有的睿智和草根精神使得启蒙知识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就宪政来说,草根不断以切身的经历和经验智慧向知识精英提出挑战,让宪政理念遵从于草根的逻辑。草根在微博的个体维权,使得延长的权力触须一根一根拔掉,让宪政的理念以活生生的事实展现出来,也让所有人看到宪政的重要性和内生性,也就是说,宪政不但是外来普世价值的注入问题,而是国人的内在需要问题。
微博自由是网络自由的一部分,自由就是限政,微博自由就是微博限政,微博宪政是实质上的限政。微博问政、微博议政、微博反腐、微博维权、微博抗争、微博监督等在现实中都获得了实质上的进展,使得官员傲慢的权力、滥用的权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微博正在成为创造宪政文明的新渠道、新形式。但也应该注意到,微博的限政是"微"限政,其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真正的宪政建设,还得在现实中才能完成。
(本文已经在2013年《经济与法治》七月刊发)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41919105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