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薄熙来案的一个关键因素/江濡山 请看博讯热点:王立军、薄熙来事件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8月19日 转载)
来源:作者博客
很显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薄案肯定要会划伤一个暂时的句号。最新消息是8月20日前后薄案在济南开审。然而,对薄到底如何刑罚,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薄熙来会不会当庭“低头认罪”至关重要。
中国法律制度对于任何刑事犯罪当事人来说,有一个这样一个“博弈”逻辑:当事人若当庭主动而明确地表明“自己认罪”,则是对法律和法官的“尊重”,会令法官很容易地判罚结案,因此法官可以依法酌情从轻处理;若当事人当庭拒不认罪或者认罪态度不明确、不诚恳,则会令法官和检察官“很被动”,法官则可以不执行从轻条款、甚至可以选择刑罚的上限。正因为如此,很多本想力争为自己做无罪或者轻罚辩护的当事人,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认罪。这一“规则”对于许多重大刑事案件而言,更令当事人和律师纠结和焦灼,因为:若是认罪态度不好,就会面临死刑,若主动诚恳地当庭认罪,则有可能保住一命成为死缓或者无期。因此,很多重大案件的当事人,都面临这样的生与死的考验与抉择。然而还有一种可能:即使认罪态度好,也不会给予从轻刑罚,甚至认罪态度好,恰好为法官宣判坐实了证据,这也是一些重大刑事案件当事人不愿轻易认罪的重要原因。总之,这一“中国特色”的游戏规则,令很多法学家和律师倍感无奈。
对于目前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薄熙来一来说,这样的游戏规则,同样适用和有效。据消息人士称,薄案可能在8月中下旬在济南开庭,而薄熙来的认罪态度备受外界关注;从目前情势看,薄或许已同意在庭审中认罪,以争取更宽大的判决。但有消息称,该案自一开始熙就拒绝配合当局调查,曾两度绝食并拒绝剃须,以示对其认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抗议;薄起初拒绝认罪,坚持要为自己辩护,但他后来改变主意,配合调查,并将在(庭审时)认罪,希望能够获得相对宽大的判决。不过,薄开庭时到底是否当庭认罪,仍难预料。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薄熙来的幕僚及律师,已经议定好“薄弱当庭认罪”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薄则可能当庭认罪,这等于尊重党和政府,也等于给了“法官”从轻发落的台阶,或许有些问题可以从本案中摘出去,这样显然有利于尽快结案,消解因此而产生的日趋尖锐的政治对抗;但是,若薄不认罪,并且亮出自己手中可能掌握的诸多底牌,则可能会使党和政府,陷于被动局面,这样的话,就会使案情十分复杂,恐难尽快结案,而且会令党和政府显得更加被动。
由此看来,薄熙来是否认罪,已经成为此案的非常关键因素的因素之一。而这个问题的最真实的最终答案,只有薄本人内心知道。(本文只是个人分析,2013年8月5日。)
---------------------------------------------------
延伸解读:一位接近薄熙来家族的消息人士称,薄熙来可能会当庭认罪,薄熙来面临的指控主要是“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但是这3项指控的证据有木有、有多少、查实多少,尚难搞清楚;另外,从法律层面讲,薄本人不会为其直系亲属所犯的罪行承担责任,因此,薄熙来夫人名下的罪责不大可能“量化”到薄身上;还有,薄虽然可能“低头认罪”,但是,他的律师及他本人在辩论过程中,恐怕会对滥用职权等没有具体量刑标准的指控等不予认可,甚至薄熙来会觉得自己也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前不久,《经济学人》则分析称,当局为了审判薄熙来的准备时间如此之久,说明了薄熙来可能在审判中不会按照拟定的口径行事。他知道一些人命关天的秘密,即使现在,他也不是没有位高权重的同情者。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似乎有一支不小的“薄粉”力量一直在网上打造声势力挺薄熙来,特别是知识女性中有很相当规模的挺薄粉丝;还有,目前在大量、重庆,仍然有多数民众十分肯定薄的功劳,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力量同情薄熙来。薄熙来虽然已成为阶下囚,但是并不等于手中没有可打的牌。
无独有偶,中央政法委在薄案开庭之前刚刚发布了一个文件“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一文件的发布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不过对于高层而言,给薄熙来案暂且划上句号,可以尽快平息党内外在这个问题上的内派系争执,有利于排除干扰做正事;但是,即使薄案开庭定论后,由薄熙来引发的意识形态分裂和争论则远未平息。【2013-08-18】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6206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