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苗: 国殇日读鲍彤文有感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0月03日 来稿)
中华民国双十国庆与夏俊峰头七击毁了49“国庆”,很多人发微博和短信,要求他们的亲朋好友,别给他们“国庆祝贺”去年十月十号双十国庆,微博满屏都是庆祝民国国庆快乐,青天白日满地红飘扬。台湾与海外媒体有报道,我记得断代工程施根源就是被博讯报道的。
夏俊峰的牺牲让国殇之事实,于十月一日坐实。打开翻墙软件,海外网站满目“国殇”之语。
鲍彤在《十一64周年杂感》中说:翻一翻胡乔木1951年写的小册子《中共三十年》,当年他们非但不回避,而且兴高采烈地大谈〝夺取政权〞,因为离开了〝夺取政权〞,〝伟大光荣正确〞就没有着落了。后来,显然出于深思熟虑,〝夺取政权〞这个有确切含义的概念渐渐被弃置不用,而代之以一个莫名其妙的概念——叫做〝建国〞。
鲍彤的国殇64年杂感,让我觉得,从民国过来的人,是会认识到民国当归,而在49后出生的四五一代,将是最无药可救的。腾讯微博“梦漂零”说,49年现在看来是一个转折,但把视线往前逆推,往外比较,往后延伸,则其仅是历史的一个节点,民族的一段往事。大河奔腾,迴流难免,但向前的大势终不可逆。该群体被攫取亦是无奈,时机一到,必然挣脱并极度索偿。
我在《大陆民间兴起民国热》中说,两种“8\90后”成了民国粉主力,8\90岁民国遗民和8\90后“民国少”,根脚或者天生就是民国人,具有高度纯洁性。我的姑父49年被抓了壮丁,算老兵军团的,80年代回到大陆。去世前他对我说,中华民国的民主比美国还好。乘着民国的老人还有很大部分,尚未仙去,民国当归的呼唤要大张旗鼓地响起来。
民国过来的80后90后回到民国当归立场,就意味着49之后之今的大拐弯是一次根本错误,这是对改革以及大陆政体还能变好的可能性的绝望与藐视否认,符合“改革已死民国当归”,也意味政治民主化是批判大陆前进与否的唯一指标。而49年后出生的四五一代侧身其中,不相信出路在49之外。最腐烂的,就是49年后出生的知识分子,到处传染认贼作父的病菌,只知道装修铁屋更亮或者更暗。
从民国过来的8090后 ,会将改革或者49秩序往好转的过程,当做一种将错就错,死马当活马医,但始终保留有凌驾于49年秩序之上的高度,但是出生于49后的四五一代就不同了,始终是坐井观天的格局,把宪政当做49格局内的必然结果,而丝毫不认为在49格局之外,不认为49仅仅是吞噬美好目标的黑洞。
与鲍彤相比较一下,李锐家的思想境界就要差距很远。看了李女儿李南央子在《南周》上发表的为“一二九”一代人辩护的文章。国民党的过夜馊饭是难吃,但转过来去粪坑里吃屎就是对的,这逻辑也太强大了。国民党给点小委屈不忍着,来个丢了西瓜捡芝麻,结果动不动就濒临生死边缘 ,不是受虐狂么。这是一个什么道理,民国明明可以改革,你们偏偏要闹革命,今天明明不可以改革,你们偏偏告别革命。
民间对抗着意味着,受欺负的,受侮辱的,受入侵。这与民国当归把专制当作外敌的汉贼不两立视野,是接轨的。我曾经写文章说过,只有退到民国与公民社会,退到防守反击的自我保存,才能清晰地把专制当作外敌。
再谈一下最近自由王炳章运动的意义塑造问题。我想讨论的是自由王炳章运动如何发酵更大,如何产生更大影响的问题。我们民国派将之塑造为民国沦陷区复国的谱系中,让王炳章身上的功勋与受难,用来荣耀民国。 纽约时报广场自由王炳章运动现场,竖起一个青天白日旗,我相信是王炳章博士所喜悦的。
如果仅仅以沦陷区的民主抗争历史,那么一个使民主宪政成为依附于先锋人物人身的模糊乌托邦,不是历史实存,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另外一个,沦陷区的先锋自我为义,格局太小。人只会敬畏崇拜更高者,不会崇拜靠近平等的事物和人,如果自由王炳章仅仅是让王炳章,重新进入聚焦点,那么是弱势和没有主体性的体现,还需要在中共和体制内主流面前,论证和辩护王炳章的价值。要让王炳章成为高高在其上的民国图腾。
若仅仅把王炳章当做“殉道者”,是对王炳章的矮化,矮化入1949猪圈。王炳章的抗争和牺牲,不再清洗地指向“重建中华民国”,而是导向1949猪圈的改造美化装修为“宪政”。抗争者被敌人捕获,下降到公车上书者,抹杀王炳章武装斗争内含的打破1949猪圈的高度。只有王炳章凸显了这层高度。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55593094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