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英雄何在?—中国留学生争取永居历史回顾/秦晋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 转载)
i
1989年6月6日悉尼市政广场上义愤填膺的一幕。

当时的澳洲总理霍克为天安门事件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i
当时声讨中共的愤怒人群
往事如烟,英雄何在?
——中国留学生争取永居历史回顾
秦晋
(一)
朋友!
你是1993年以前来到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吗?
你投身过当年中国留学生的居留运动吗?
你是因1993年11月1日政策而安居乐业澳洲的吗?
你还记得中国留学生领袖们为了“四十大千”中国留学生整体居留澳洲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吗?
你还知道澳洲政治领袖们为了这“四十大千”和以后团聚到来的几十万中国人所承受的政治重轭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就听一听,想一想,重新勾起你二十多年前的回忆吧!
中国78年开始改革开放,对外奉行“开门政策”,莘莘学子随着开启的国门向欧洲、北美求学深造。走出国门必须具备至少两个基本条件,有经济担保和“托福”成绩。南方的广东和福建由于前代人“卖猪崽”和“下南洋”已经立足海外,这个时候回头为自己在国内的亲戚提供经济支助和担保,帮助移居海外。谋求出国深造并且通过“托福”英语考试的则获得奖学金,他们主要进入欧洲、北美的各所大学。
这个时候的澳洲,一个“教育输出”政策敞怀欢迎了世界上所有愿意接受短期英语培训的人士进入澳洲各地的私立语言学校。最初时候只需要交纳4个星期的培训费,每个星期的培训费不过一百澳元。待到1986年底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士得知这个信息的时候,学费也不过只是上扬到了十周一千澳元,无需经济担保。当时上海政府属下的市公安局为澳洲政策设置了小小的障碍,就是在申请护照的时候必须拥有一纸经济担保书。如果没有海外的经济担保则可以自己在中国银行开户存入一千美元自保,这张存折相当于发照机构需要的经济担保,定期几个月以后可以自由取出,发照机构不再过问经济担保资金的去向。
即使是十个星期的学费和一千美元的担保费,对于月收入不到五十元人民币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近似于三十年的工资收入。而到了1987年下半年以后更加码到了二十至二十四周的学期,所有费用总和已经成为高达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巨大债务,下决心筹集或者借贷这笔大额资金就读为期不到半年的语言培训课程近乎就是一个疯狂的行为。但在这个表面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转变人生前程与命运的一次重大的人生考验,全中国各地闻讯而动者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心照不宣地展开了一场中国版“胜利大逃亡”。
据悉1989年6月20日以前,抵达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已经高达两万,年龄介于18—4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大多数在高中以上,就读各语言学校,只有很小部分在澳洲各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批中国留学生的绝大多数对未来几乎没有憧憬,学习英语不是真实目的。越洋来到澳洲是一次“洋插队”,中国1967年到1977年时间段“土插队”的知识青年时刻准备着返城,而“洋插队”则尽快找到打工机会,抓住所有的时间打一份工两份工甚至有勇可贾者打三份工,目的只是为了挣钱还债再带一笔回去中国,用上海话则是“扒分”,确保这一次人生豪赌不蚀本。
当时留学生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到了澳洲这个陌生的环境,人与人的关系也都很陌生,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基本被放弃,在澳洲这块新天地采取与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开始新的拼搏。人情和友情表现地非常淡薄,相互间存有不信任和防范的感觉和意识,互相之间提供的姓名以英文为主,大都有名无姓,就是互相交换的电话号码,大都也是天知地知彼知己知特别暗号,一般不留地址,最多就是给个suburb名字,以防被移民当局一窝端。总而言之,这一大批中国留学生基本生活在地下,据知到1989年6月天安门事件发生的时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中国留学生已经逾期滞留。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1989年6月4日,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发生在北京,当时的澳洲总理霍克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并且做出了一个非常慷慨的决定,所有在澳洲的中国人士,不管持有何种护照,持有和种类别签证,不管在澳是合法还是非法,都将无条件地获得延长,不会违反其个人意愿被强行遣送回中国。
霍克总理和澳州政府的同情和慷慨,给了当时两万在澳中国留学生新的生机和希望,他们纷纷从地下生活转移到了地面。从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到6月4日之间,北京是澳洲的重要新闻内容,也牵动了无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应该说在这个时候还不太会有人想得到,转机正在悄然出现,这批人会有机会最终永久地留在澳洲,从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度用脚投票到第一世界的“洋插队”淘金者会与幸运之神不期而遇。6月3日晚上和4日早晨发生在北京的令人发指的悲剧一夕之间意外地改变这两万中国留学生在澳洲的命运。中国留学生为北京惨案发出了咬牙切齿的呼喊,留下了悲痛欲绝眼泪。6月6日下午,悉尼市政厅广场聚集了上万中国留学生、华侨领袖和澳洲政要齐聚一处。中国留学生因此组织了起来,定格那个时刻的领袖人物是杨军,声泪俱下的一句“我们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了”,还有数不过来的中国留学生尽量地往广场高台处拥挤站立,好像就怕自己的义愤填膺不被人看见。站在台上有后来的纽省省长、刚卸去外长职位的Bob Carr,他并且慷慨陈词,在台上的还有纽省工党秘书长Michael Easson、纽省上议员何沈慧霞、华侨社区领袖何建刚、方劲武、卡市议员吴景芳(现因纽曼政治谋杀案被判终生监禁)、转展从福建偷渡到印尼,再从印尼持假护照进入澳洲非法滞留7年以上的艺术家田广,等等等等。在台上还有几位令人难忘中国留学生,字字血声声泪控诉北京屠杀的(听说是)北海舰队司令的女儿齐小平、被誉为民主诗人的曾仁军以其无比的激情朗诵了他的新诗“我们不会在枪声中倒下”、声音嘹亮呼喊着文革时候红卫兵式口号的李绢、头上扎着日式绷带领喊英语口号并且与集会人群相呼应的“What we want? Democracy! When we want? Now!”的韩以文。俱往矣,但依然历历在目。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222869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