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腐到依法治国/钟其荣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8月15日 转载)
来源:博客中国
有人经常在网上戏称,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观棋不语真君子,我的素质本不高,君子做不成,不妨做做小人。其实,议论议论时政,并非什么大问题。天下之事,天下人议,中国知识分子当然不可能只会算计自己那点儿油盐酱醋,对天下之事多少也会有所评议。不仅仅今天的知识分子如此,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也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讲学之余,常常评议朝政。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再者,议论时政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古代人有议论时政的专门场所叫乡校,明清以后则为书院,到了现代变为社交论坛。说到这里想到一条旧闻,这则旧闻是“子产不毁乡校”这则典故引出的,去年8月31日21时49分,“广州公安”微博称:“散布谣言的客观后果要足以引起群众恐慌,干扰了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单位的正常工作,扰乱了社会秩序,才能适用治安处罚法,而一些歪曲历史事实的谣言,不是现实的,没有扰乱公共秩序。子产不毁乡校。打击造谣要防扩大化,若人人噤若寒蝉,道路以目,显然是噩梦。 ”继广州公安之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发微博对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专门做了解释。由此又联想到重庆有网民因发表“一坨屎”的贴子被劳教一年的旧闻,两则旧闻对照看,让人感慨万千,一边是对权力的滥用而无法无天,一边对权力的使用有所顾及而形成开明政治,一个中国两个城市对比感非常强烈。当然这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一坨屎”所涉及的人倒台后,中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
而腐败一般都被认为是不受监督的权力所致,大家知道有权力才会有腐败的机会,来占有非法的经济利益,没权力就没有腐败的机会,更不会享有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当然掌握权力的人一旦失去权力,这份因腐败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会长久。古往今来,中国社会历朝历代的反腐,主要是依靠权力反腐,权力有大有小,在腐败者或其团伙手中一般有掌握着权力时,自不甘心失去权力来失去得到的一切,依靠权力反腐不可避免就会引发权力斗争。权力斗争的结果,不外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反腐一方占有的权力比腐败的一方大得多,呈压倒性的局面,腐败一方除了缴械投降别无它法。这种情形是最安全的,不会有问题。第二种情况反腐一方占有的权力与腐败的一方差不多,半斤八两,这种情况就有点问题,就可能导致一场内乱,内乱的结果要么双方罢手言和,要么就要见真章,直到分出胜负,最后以胜王败寇来作结论。第三种情况,反腐一方较腐败一方势小,这种拿鸡蛋碰石头无啻于自杀,一般不会出现。因此,第一种情况胜得毫无悬念,第三种情况无法开头,第二种情况鹿死谁手尚属未知,结果难料,正因为结果难料,这就成了反腐一方政治人物须考虑和承担反腐失败的政治后果。
这里有人可能就有疑问了,反腐可能还会输?!答案是可能的。
我们这里先看一例,1982年11月上台的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因厉行反腐,曾被苏联民众视为像彼得大帝般的明君英主,被他掀下马的高官仅苏共中央、政府部长和州党委第一书记等达90多人,150个州级领导人中有47名被撤职。不过由于“大老虎”联手反扑,让他执政却只维持至1983年底,历时400多天。很多人都为安德罗波夫反腐改革扼腕叹息,都认为如果他能顺利反腐,苏共不至于倒台,苏联也不至于分裂。可事实是安德罗波夫反腐依然是选择性反腐,在无官不腐的苏共中,没有提出一个长远政治目标,来解决苏联未来怎么办,苏共今后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让苏共上下同心。选择性反腐虽能一时让人们拍手称快,但不可能对腐败现象进行根治,运动过后一切又死灰复燃。透过这段苏共历史,深入分析安德罗波夫反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反腐是破旧立新,正因为旧制度之恶,才酿成无官不腐的社会风气,安德罗波夫一方面欲破这个旧制度的恶习,更一方面又对这个制度保持高度的自信,甚至还有一种优越感,这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例如安德罗波夫病重时,有人建议请西方名医会诊。安德罗波夫说:“我们一直说我们的制度优越,现在最高领导人生病,反倒要求助于西方医师,我宁死也不干。”在一个无官不腐的苏共里,腐败虽激起苏联人民对旧制度的憎恨,但苏共政权也需要大大小小的官员来维护,而腐败又恰恰给了官员维持苏共政权的动力。因此,在不破坏旧制的前提下,再强势的人,再有权的人也不可能对一个无官不腐的社会真正反腐,最后往往变成以选择性反腐来增加自己手中权力的政治斗争,对掌握权力苏共大大小小官员来说,失去权力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自会让有权势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人人自危。为保住权力和经济利益联手向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发动反扑,安德罗波夫最后落败,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透过这场安德罗波夫反腐运动,从头到尾都与苏联社会与人民无关,在苏联人民眼中,他的反腐就变成一出政治戏,既然是出戏,民众变成观众,能为他的表演叫好,但同时也能为他的下台鼓掌。这种试图压制社会来反腐的反腐模式,不可能把反腐进行到底,结果自己也掉进了“大老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巨大旋涡之中,让这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演变成一场权力斗争,最后不了了之。
当然苏联是苏联,中国是中国,我们没必要牵强附会认为苏联就是中国,中国就是苏联,中国社会与苏联社会有太多的同,也有太多的不同。苏联领导人没有提出苏联何处去的问题,中国至少解决了中国去何处的问题。依据官方的说法是建立法治国家,也就是依法治国。
在中国现实社会里,依法治国对无权无势老百姓而言,永远不会存在问题,不依法治国反倒会为社会制造问题,那就是这些年上访者络绎不绝,律师拿着法律到处维权,其根本问题就在于法治不彰。在民与民之间利益博弈里,法律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一旦民与官存在利益冲突,就几无胜算,民官博弈致使民血泪斑斑,背后折射的是权力者与非权力者不对等的残酷现实。所以,依法治国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权力者实施权力时立规矩,或者也可说成把权力关进笼子。在法律层面上来讲,不仅要解决人人平等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人与组织团体在法律里处于平等的地位的问题。当然法律要写下这些内容似乎并不难,不过要在一个特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中国能真正实施起来,又是更一回事。
对反腐而言,反腐运动力道再大,维持时间再久,也有穷尽的一天。不可否认,依法治国才是真正的反腐利器。依法治国意味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华人社会曾贵为一朝天子的陈水扁,不发生流血革命就能让他受审并判刑,可谓对贪腐分子最有力的震慑。而台湾社会为什么能把陈水扁送进监狱,原因除了台湾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的地位高于一切,这一切当然包括国民党和民进党——司法独立外,还在于军队脱离于政治,更在于开放的言论和自由的媒体——维持了一个力量庞大的公民社会,最重要的是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其它党派能进行有效制衡。
中国有几千年的法制和人治社会历史,却难建立成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问题就在于没有军队从来没有独立于政治,也没有开放的言论和自由的媒体,公民社会无法建立,如今要建立法治社会,万丈高楼从地起,若没有坚实的地基,又何以建立起一个法治社会?又从另一层面来讲,腐败亡党亡国绝非危言耸听,中国如何跨出这一步,也考量着当局的智慧和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份担当。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8416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