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韩:苏联解体的杂感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0月09日 转载)
非韩 专栏作家

外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解读,是多个学科争论不休的问题。
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对解体原因的解读也是多个学科争论不休的问题。各种说法都有,很难说哪个就是对的,但有一些明显是错的。
经济学者把苏联解体归结于计划经济的缺陷导致的经济和财政危机。政治学者强调苏联的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统治的合法性缺失和政治制度的缺陷。而在中国大陆一些倾向于民主法治的体制内和体制边缘知识分子那里,苏联解体常常与其改革的政策联系在一起,比如改革太晚、改革力度不够、改革的步骤有问题,把政治改革放在了经济改革前面等等。但最重要也最有意思的是中国执政党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解读,他们的解读关系到他们防范的方向,也就直接关系到中国民众的待遇。
无论是计划经济的弊端还是政治制度的问题,它们固然是长期存在于苏联肌体的毒瘤,但也是苏联之所以成为苏联的标志。他们能解释苏联的碰到的各种困难,但不能解释为何苏联就在那一时刻以那种方式解体,换句话说,正因为计划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一直存在,才无法缺乏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力。中国亲体制的一部分人曾把戈尔巴乔夫个人作为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于是戈尔巴乔夫被他们描述成一个非常软弱、缺乏控制能力的领导人。苏联解体距今不远,大量的资料甚至当事人都在,简单的史实就可推翻这些臆想。戈尔巴乔夫在任时曾经完成了裁军,并在欧洲裁撤中程导弹,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能力在斯大林之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中可谓是首屈一指。勃列日涅夫手上提拔了大批腐败平庸的地方干部,包括加盟共和国的领导,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短短几年就用自己的亲信替换了这些资格老、难以驾驭的地方干部。叶利钦就是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替换留申科的莫斯科党委书记,叶利钦自己的描述中对戈尔巴乔夫掌权前几年的政治手腕钦佩有加。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也是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替换不听话的库纳耶夫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纳氏的总统一直干到今天,在其国内被誉为哈萨克斯坦独立的民族英雄)。但后来正是这些加盟共和国一级的干部,成为了促成苏联解体的主要推手和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戈尔巴乔夫自己新提拔的心腹。
在苏联民主化、公开性改革后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联盟的浪潮中,地方领导人处于维护苏联、对抗民众的第一线。然而他们的约束和动力来自苏联国家机器的奖惩。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中戈尔巴乔夫最后关头撤走部队放弃镇压,导致当地干部失去了维护苏联的约束,而单独面对民众压力的他们毫无意外的转向响应民众的独立诉求,以谋取在历史转型中的个人利益,正是他们立场的转化导致苏联的解体不可避免。回溯更远的历史,1956年苏联镇压匈牙利人的抗争,1968年镇压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抗争,镇压之后替换、逮捕当地镇压不力的领导人,苏联的统治华丽的维持下来了。极权的维持离不开暴力的使用和暴力的威胁,理中客们民主大势不可阻挡的决定论只能欺骗愿意相信话的人,欺骗不了统治者。尽管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时一再强调苏共失去民心、经济落后、腐败、丧失信仰等,认为是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些理论化、系统化的说法要顾及宣传体面,而另外一些说法则体现他们的真实想法,比如无男儿。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841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