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香:香港观察:APEC 带给占中人士的视野 请看博讯热点:占领中环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4日 转载)
廖美香 香港自由撰稿人

北京云集二十一国领袖共商亚太经合前景,热闹非常。
中国对内刚进行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甫即在北京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领导人会议。北京云集二十一国领袖共商亚太经合前景,热闹非常;位居南方的香港,秋至寒凉,占中运动已进入四十多天,似乎无以为继。此际,APEC曲终人散,占中清场迫在眉睫。
香港占领运动月来足令国际瞩目,中共如何授权香港解决?是否暴力流血收场?正是各国拭目观察之事。占中学联领袖早前拟趁APEC闯京,但最终取消。据香港最新的消息,执达吏最快将于11月14日(周五)进行移除占领区域障碍物,即执行法庭禁止堵塞旺角马路及金钟中信大厦出入口的禁制令。警方已通知负责处理占领事件的约七千名警员候命,并取消本周末休假,协助拘捕阻挠的示威者。
观察这次APEC 会议,可为香港占中派带来一些启悟:
一、中美依赖,不因占中翻脸
美国一直被指责为颜色革命的始作俑者,继中东、东欧之后,要蔓延开去。内地主管港澳退休官员曾指占中是搞颜色革命。亲中的香港《大公报》更指责占中运动曾受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所资助。反占中的亲中人士相信,这次占领运动是由美国策划及巨额资助的,因而寄望中国领导人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希望美国尽早收手,结束这场占领运动,避免无了期占领,也避免了警方清场或出现暴力或流血事件。习近平于11号对奥巴马指出,香港发生的占领行动是违法事情,指香港政府依法保障社会安全,外国不应干预。
占中派则期望,这场争取民主运动能得到国际关注。奥巴马此行向习近平表示,香港市民有言论自由,他期望香港有公正公平和透明的选举;但他否认美国参与近期香港示威活动。美国《纽约时报》上月初早已引述一名华府高层官员表示,美国不希望香港「占中」示威活动影响中美关系。故此,占中派期望美国作全力、无限支持占中,是不可能的;因美国依赖中国在反恐、北韩、伊朗、经济危机等问题共同合作;此行中美在气候及军事等达成协议。可见,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尚且要面对政治现实,香港占中派也不能空谈理想,应尽早自行撤退,务实的反思如何把理想实践出最大利益。
二、对日强硬,领土主权不可失
中日关系两年半以来胶着,中国主席习近平在APEC终于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作为东道主的习近平,初晤安倍时竟没正视一眼,由安倍伸手才进行握手,翻译尚未说完便转身,态度严肃、板着脸孔,似要给他一点脸色。可见,中日关系只在形式上恢复,尚未非达到诚恳相交,关键是日本坚持拥有钓鱼岛,两国对钓鱼台主权争议仍未解决。
香港占中人士应该理解,中国对领土主权从不退让。中共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绝不容分离,因而,中国在处理香港政改事宜上会从国家大局考虑,不容香港选出与中共路线不一致的特首,一旦选出如台湾的李登辉,支持钓鱼岛是日本的,又或选出一个主张港独的特首,那对中国是不堪设想的。

香港高等法院延长了九龙旺角及金钟中信大厦外占领区的禁制令(BBC中文网照片)。
三、中韩缔结FTA,韩农抗争受重视
这次APEC于北京举行期间,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于10日号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FTA 生效后,韩方对医药用品、半导体制造装备等六千多项货品取消关税,另有冰箱、洗衣机、化妆品等五千多种类别,将分别在5至20年内开放。值得注意的是,韩方将人参、苹果、大米、辣椒等农产品并不列在让步的货品清单之内。韩农的抗争不为外界所陌生,他们向来抗议进口会冲击国内农业的发展,自今年起韩农已多次展开抗争行动。
韩方在FTA中,为国内农畜业持续发展而列作保护,不能说不与韩农抗争的效果相关。至于这次香港的占中抗争,无论香港及内地官员都表示,已得悉港人的需要。尽管政改的修正未必如愿达到,但预料在未来的民生及青年政策,港府及社会各界都会额外注意改善。
占中人士勿忘:2005年香港主办世贸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韩国农民反对全球一体化对农产品收入造成破坏,激进地冲击会场,香港警方发放催泪弹驱散。如今,香港警方于9月28日对于示威者非法霸占道路,面对冲击防线,也采用了催泪弹;可见以此作驱散不算罕有;至于这次发射87枚催泪弹,数目是否过量,当然可以讨论。
四、中共虽一党专制,但受制于国际规则
参与这次APEC 峰会21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启动中国倡议的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进程,批准其路线图。习近平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致开幕辞时说,已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推进互联互通、谋求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并且要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规划今后5年、10年甚至25年的发展蓝图,一步步扎实向前推进。该FTAAP被视为要抗衡美国所倡议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奥巴马自上台后便提出美国要「重返亚太」战略,该TPP把中国及俄罗斯排除开去,美国企图在该区内大展拳脚。
随着中国在国际政经舞台上影响力愈来愈大,无论美国或日本等国家对中国虽有不同政治及外交立场,但都采取面对现实的做法,求同存异。事实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跟循国际经贸规则办事,有利其认识法治、透明度、公平竞争,将增强其对内政的施行。中国在国内以一党专政管治,其在国际交往之中学习依循法规、尊重仲裁决议,对其在国内依法施政很有好处。可见,中共的威权管治之外有国际组织的规限,这些国际规则须转化国内实践,故此中共即使一党专政,也不能为所欲为,仍受制于国际。
占中人士不妨观察,中国在国际间相当守法,国际规则如何促进内地法治的实践,值得深思。法治文化不易建立,民主进程也是,急也急不得,只要循序渐进,走向正确方向,便值得赞赏。现在中国倡议成立FTAAP,将在亚太地区扮演更重要角色,港人从中可多加研究及发掘商机,例如:国际知识转移、人民币离岸服务、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等,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五、APEC财长会议取消在香港举行,北京对港不放心
港人不要忘记,这次APEC峰会之前举行的财长会议,原先定在香港举行,但由于中央忧虑占中引发震荡,于今年2月宣布改在北京举行。香港占中卒于9月底展开大规模占领,经此一役,令人担心中央对香港不能予以信任。
过去,北京办奥运,香港获分一杯羹办马术比赛;将来港人一旦抗争持续,北京对港不放心,有可能失去内地给予香港在经济上的优惠,甚或减低对香港的原有依赖。当前国际以中国为经济火车头,占中人士却要去中国化,香港怎能在不依赖中国经济成长又具效益?中港如何重建互信关系?值得三思。
来源:BBC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61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