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彼得: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也是迟来的正义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5日 转载)
杨彼得 资深时事评论人

正义现在迟到,毕竟是来了,也算是中国大陆的一个进步。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为77年前发生在南京的大屠杀举行了公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参与公祭。现在大陆经常将冤案昭雪称为「迟来的正义」,其实公祭大屠杀遇难同胞也是一种「迟来的正义」。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最野蛮的屠城型大屠杀,日军杀人手段之残忍,相比纳粹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战结束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大屠杀纪念设施,使大屠杀纪念制度化。1947年,波兰政府将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遇难者纪念馆;1953年,以色列国会通过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法,以犹太历尼桑月27日为大屠杀纪念日,随后建立大屠杀纪念馆。甚至作为加害国的日本,也早早地建立原爆纪念设施,而且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唯独中国缺乏国家级制度设施,俨然不曾有过日本侵华大屠杀之事。
有中国特色,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是,中国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国共内战状态,当权者无心于国家典章制度的建构。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37年12月18日,也就是日军进入南京城第6日,日军就搞了一场公祭活动,祭奠其上千名战死者,有一万多名日军参加,敌酋松井石根还写下两首诗。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公祭过张自忠等殉国将领,在湖南衡山建成抗战忠烈祠,但大屠杀遇难人众似乎未入当局「法眼」。
迨于中国建政,按理国家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张大八年抗战、南京大屠杀纪念设施与相关制度,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这么干,还具有敌我识别的价值在。毛泽东在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宗明义地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既然很多国家都设立了各种二战国家纪念日,如果中国大陆依样画葫芦,无疑将有利于人民的身份认别及其对中共政权的认同。但大陆似乎把这事儿忘到爪哇国去了。
究其原因,不是中共不重视敌我识别,而是中共只将国民党视为最大敌人。中共自称推翻了「三座大山」,其中将帝国主义置于三山之首,但中共真正视为生命线的是阶级斗争。其矛头所向,则是「国民党反对派」。在这种意义上,毛泽东曾经讲过日本侵华「帮了我们的大忙」论,客观上将日本侵华由坏事变成了好事。若论当年国际大势,日本因急于打进中国市场而「亲华」,毛泽东则想争取日本左翼而反帝。借南京大屠杀说事,是中国大陆不屑于去做的。
在革命的宏大叙事下,「国民党反动派」成了中国大陆不共戴天的死敌,一切的制度设施都围绕此一主题展开,南京大屠杀成了一个枝节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政65年来,教科书上经常宣扬一些英烈,比如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极少与抗战有关。在中共2009年评定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只有22人是抗日英烈,且其中多数乃因站在共产党一边而备受推崇。「中华民国在台湾」,明显地是中共的一个现实威胁。纪念抗日与南京大屠杀,就有冲淡主题之嫌。
改革开放以后,大陆继承了毛泽东时代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相区隔的思维,寄希望于「中日世代友好」。当道者将一种「以德报怨」的个人情感运之于现代国际关系,昧于现代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理性本质,以为待以几顿国宴、说一堆好话,就可以搞掂欧美日的上层精英人士。不利于中日「友好」的话不让说,不利于「中日友好」的事不准做,日本侵华甚至成了学术研究的雷区。直到日本露出敌视中国的面目,人们才想到要建一座大屠杀纪念馆,而且属于地方政府行为。
人及其生命本是世间最可宝贵的东西,无论我们信奉什么主义,都是以人为目的。从人作为终极目的来说,中国共产党不应轻忽日本侵华及南京大屠杀,其在大陆建政以后就应当拿它来大做文章。但大屠杀发生77年、中共建政65年之后,此事才被纳入国家制度设施,岂非「迟到的正义」而何?如果30万大屠杀遇难者魂而有灵,在这77年无人问津中肯定是旧鬼烦怨,早化为杜鹃啼血了。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只有「人类」、「民族」、「阶级」之类大词,而没有人类个体的位置。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以天运凌驾于人道,就算讲到仁,也分为「妇人之仁」与「大义之仁」,为了普渡众生而且杀人。而马克思主义干脆提出「解放全人类」,它以阶级斗争为默认,主张通过大规模战争推翻一切反动统治,而死人成了殉道,被敌人砍头成了「风吹帽」。结果就是「死不足惜」。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评判死之价值的标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死介于两者之间,显然意义不大,很难享受到给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烧炭战士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待遇。正义现在迟到,毕竟是来了,也算是中国大陆的一个进步。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9711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