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平:香港竞选冷投票热 民意会否再被扭曲?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3日 转载)
李平更多文章请看李平专栏
区议会选举落幕。出人意料的是,原本被舆论、学者形容为选情冷清的这场选举,投票率竟远高过上届的41.4%,而且每个时段的投票人数都大幅高过上届,至昨晚八时半,投票人数已达125万,超过上届投票总人数。由于港府、西环、建制派在选前刻意冷处理选举,让组织票在投票日发威,加上激进本土派刻意𠝹传统泛民政党的选票,今次的高投票率是否如过往一样有利泛民候选人,还看最后点票结果,但中共及港府大有可能以高投票率、建制派所获议席大作文章,视之为反雨伞运动胜利的延续,令香港踢走梁振英、争取真普选、维护核心价值要面对更加严峻的局面。
选举委员会发布的分时投票情况显示,投票的十五个小时中,有十二个时段的投票人数接近或超过十万人。最多人投票的时段是上午十时半至十一时半,有128,170人投票,这个高𥧌时段与上两届一致,而前四小时的总投票人数达到340,148,分别比2007年、2011年多出21%及16%。出现这种情况,外界相信是建制派的组织票发威的结果,建制派能动员的长者票、晨运票多集中在早段投出。而截止投票前两小时再出现投票小高潮,既有选民赶搭末班车的情况,也有建制派透过票站外调查后的紧急配票。
高官不撑港足不撑区选
虽然多数票站的点票结果要今日才公布,但预计难以改变建制派独大局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投票率、建制派所获议席所反映的民意如何被中共和港府解读、会否被扭曲。其一,竞选冷投票热,究竟是泛民支持者、雨伞运动支持者踊跃投票所致,还是亲共的组织票发威?如果是后者居多,建制派就可以维持把持全部18个区议会的格局,更会大举宣传今次选举的重要性,与选前的冷淡形成强烈对比。
亲共政团基于有稳固的组织票,特别是民建联,选前刻意低调竞选,几乎没人愿意出席传媒论坛,其意图明显是要闷声发大财,以免讲多错多,惹出无谓麻烦,给泛民对手制造话题和机会。而梁振英、林郑月娥、袁国强、谭志源等一众高官在选前几乎都不对区选置评、不呼吁选民投票,直到投票日才现身,还要强调地区问题地区解决,继续主打去政治化的基调。一如他们不撑港足,他们也不撑区选。只有曾俊华在facebook呼吁选民投票,但一如他在facebook贴出睇波相,总给人感觉抽水多过撑港足、撑区选。
首投族善尽爱香港责任
其二,由于本土派、城邦派以狙击传统泛民政党为目标,𠝹票结果令建制派渔翁得利。因此,中共和港府宣传区选结果时,大有可能不提包括传统泛民政党、本土派在内的泛民的总得票率是否超过上届,而只提投票率及建制派新增议席,作为宣传民意及宣传梁振英、张晓明政绩的依据。而最受关注的伞兵、本土派候选人的胜负,北京媒体和本港亲共媒体,肯定只会在败选者身上着墨;受到本土派和建制派夹击的泛民政治明星,一旦落败肯定又要受到双方的嘲弄。在这种舆论环境之下,要踢走梁振英是难上加难。
其实,以中共的政治传统和本港的政治现实而言,踢走梁振英虽然成为泛民最后鼓动投票的口号,但显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求一仗定江山,但愿星火不熄、热情不息。有首投族投书本报说,第一次登记成为选民和投票,就是因为经历了梁振英主政后的香港大陆化、经历了争取真普选的雨伞运动,愿意善尽一份爱香港的责任。有这份民意在,有年轻人这份爱香港的心意在,那怕中共和梁振英再如何扭曲区选的民意,也扑灭不了香港人要求真普选的希望,扑灭不了香港人要求维护民主、自由、法治核心价值的希望。
来源: 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812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