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王炎:多位教授对江泽民黄山诗的评语轻浮,无风骨,属下品
【博讯5月30日消息】 最近中宣部动员国内各大报刊的评论员撰文颂赞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不久登黄山写下的一首诗,以展示总书记的“领袖魅力”。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却不以为然,甚至嘲讽有加。一位教授在课堂里向学生说:“江主席的诗比当年毛主席登庐山的诗不可同日而语。毛诗有意境,有寓意,耐人回味;而江主席的这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刻意附庸风雅,轻浮,无风骨,无新意,当属下品。”另有教授私下调侃曰:“江总作诗,很象他在外宾面前弹弄钢琴和背诵林肯演说词那样,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撇开政治,从中国传统旧体诗的欣赏角度来讲,江泽民同志的黄山诗其实并不能给他增添丝毫“领袖魅力”,效果可能相反。我从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位“异议人士”的几首诗,觉得比江总书记的造诣高多了,但国内报刊断不会刊登,哪怕只字片语。唉,中国就是这个样,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不幸! 我把江泽民同志的诗和他的对立面“异议人士”鲍戈的诗同列于此,供各位网友比较优劣: 登黄山偶感 遥望天都倚客松, 莲花始信两飞峰。 且持梦笔书奇景, 日破云涛万里红。 江泽民 辛巳四月廿七于黄山 ** ** ** 乡居朝雨 永夜风声经岸息,百年墟落傍云低。 潮来野树江间拔,雨寂山鸡雾里啼。 鲍戈 1988年8月26日 《河殇》遣怀 忍顾伤耕水溺奴,安悲祸治帝坑儒? 几家统制言堪异?一峡分关岛未孤。 思发望洋贫耻世,意违辞国愧迷途。 曾闻狮睡休惊动,常恨人昏厌振呼! 鲍戈 1988年10月4日 独坐吴淞港 危堤汛汛信潮投,日日人争倦自愁。 江浦市朝兴半世,尘云暮日压千楼。 徇依学府寒将老,来去官商仕未秋。 浊水无蛟天地寂,浮生有泪古今流。 鲍戈 1988年10月18日 国 歌 一曲天崩回撼水,百年血涌悲成史。 扶旗每看泪犹沾,闻曲独惊情未已。 梦断千城日色沉,心随五岳松涛起。 将争逆折烈堪歌,欲照邦明诚宁死! 鲍戈 1988年11月1日 赠义士王若望 愁卷燕山千里雾,恨拔陕壑无穷树。 沧洲谁人解此情?日日江鸥啼乱暮。 鲍戈 1988年12月 感时问答 谁家子弟起官商,横劫秋风复度洋? 莫遣忧心伤落日,千载紫禁一回望! 鲍戈 1989年2月 五月四日示威外滩府 总是凄迷世事匆,江山腐气恨今同。 人忧政黯围城畔,我引群呼泣道中。 沧浪扑堤鸥散浦,浮云乱意日低空。 百年岂独望京阙,狼藉旗翻梦未终。 鲍戈 1989年5月
京城六月三日夜 都人满道惊,此夜火烧明。 直欲从旗死,仍思绝食生。 时时卧街血,处处戒严兵。 恸哭连千户,随风撼古城。 鲍戈 1989年6月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